马周的这份奏疏深得唐太宗的赞许,加上魏征、长孙无忌等大臣对封建制的反对,唐太宗于是收回这道圣旨。
贞观十一年,马周看到唐太宗日渐骄奢,不爱惜民力,劳役不断,又给唐太宗上了一份奏疏,指出:贞观初期,国贫民困,一匹绢只买得一斗米,但天下安然,因为百姓知道陛下爱怜他们,所以人人自安,毫无怨言;自从贞观五、六年以来,年年丰收,一匹绢可买粟十余斛,而百姓却有怨言,因为百姓觉得陛下已经不忧怜他们了。马周还说,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在于积蓄多少,而在于百姓的苦乐。唐太宗对这份奏疏也很赞赏。
唐太宗对马周终生都很信任。贞观十二年任马周为中书舍人,十五年,迁治书侍御史,后又拜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十八年,迁中书令,仍兼太子右庶子。唐太宗曾对臣下说:“我于马周,暂不见便思之。”又对侍臣说:“马周思想敏捷,为人坚贞正直,办事平允公正。至今评论人物,直道而言,据其言而任之,多称朕意。”
贞观二十二年,马周发糖尿病,唐太宗不断派御医为他诊治,有时还亲自为他调药。不断令皇太子前往问疾。这一年马周临终前,叫家人把他奏疏的手稿集中在一起,亲手烧掉,他说道:“管仲、晏婴显示君主的过错,求身后名,我不为也。”马周死时仅四十八岁。太宗为之举哀。
(取材自《旧唐书·马周》、《新唐书·马周》、《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贞观政要·封建第八》、《唐鉴·太宗上·贞观十一年八月》、《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话》、《资治通鉴·唐纪九·太宗贞观三年》)
25.三位蕃将女婿
唐初有三位赫赫有名的蕃将女婿。一位名叫阿史那社尔,是唐高祖的女婿,唐太宗的妹夫,唐太宗将妹妹衡阳长公主嫁给他,拜驸马都尉。一位名叫执失思力,是唐太宗的女婿,娶唐太宗女儿九江公主为妻,亦拜驸马都尉。一位名叫契苾何力,是唐太宗的侄女婿,娶太宗侄女临洮县主为妻。
这三位蕃将都是唐太宗手下立过大功的战将,深受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史书上都有传,他们为唐王朝安定西北边疆拓宽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是名垂青史。
阿史那社尔是东突厥处罗可汗的次子。十一岁那年,便以智勇闻名,封为拓设。和突厥颉利可汗的儿子欲谷设分统铁勒、回纥、仆骨、同罗诸部。十年间,他省徭薄赋,不积私财,有人劝他多收点赋税为自己积点家财,他回答说:“部落丰裕,我就很满足了。”各部首领都很爱戴他。
贞观四年,他乘西突厥内乱,发兵袭取其地之半,自号都布可汗,有众六十余万,后因出兵攻打薛延陀,大败而走保高昌,兵众才万人,又因与西突厥磨擦,便率众归附唐朝。
贞观十年,阿史那社尔来到京城长安,唐太宗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将其部落安置在灵州,并下诏将皇妹衡阳长公主嫁给他为妻,封为驸马都尉,命他带兵在宫内宿卫。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