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隋唐五代(11)(2/2)
    更早些时候,唐太宗刚即位两个月,即武德九年十月间,一天,他提出一个问题和臣子们讨论,题目是“如何防止盗贼出现”。有位大臣说:“只要加重刑罚便行。”唐太宗觉得这个想法太简单了,便说道:“老百姓所以会当强盗,是由于赋税劳役繁重,官吏贪心求索,致使百姓饥寒交迫,因此不顾廉耻去当盗贼。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得民众衣食有余,这样就不会去当盗贼,还用得着加重刑罚吗?”

    贞观四年,农业获得好收成,灾区流亡在外的农民陆续回到自己的家园,粮价大跌,每斗米仅四、五钱,社会安定,史载这一年全国判死刑的仅二十九人。

    贞观五年正月里的一天,朝廷里有关部门向唐太宗报告说:“皇太子(李承乾)已经成年,可以举行冠礼了。二月里是最吉祥的日子,请求多派兵员充当仪仗队。”冠礼是古代贵族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即戴帽)的仪式,为太子举行这种仪式比较隆重,要花费不少人力财力。唐太宗对有关官员说:“二月里东方农事正忙,还是改到十月农闲时为好。”可少傅王珪提出意见说:“阴阳书上说的,二月最为吉利,还是二月里举行好。”唐太宗仍然不同意,他说道:“占凶在人不在天,如果一味依靠阴阳历数,下去实行礼义,能够吉利吗?按公正的道义去做,自然会有好事出现。不误农时是最要紧的事,千万不能失掉农时啊!”事后唐太宗又对臣下说道:“帝王依靠国家,国家依靠百姓,侵夺百姓而奉养帝王,好像割自己的肉充饥,肚子饱了身子却完了,帝王宫了国家却亡了。所以帝王的祸患,不是来自外头,而是由自己身上产生的。”

    从吃蝗虫到不误农时的故事,说明唐太宗在贞观的前期,心里时常想着百姓,因为他从隋王朝的和隋末农民起义的大量事实中,深深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取材自《贞观政要·君遭第一》、《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资治通鉴·唐纪八、九·太宗贞观二年、五年》)

    18.“不走隋炀帝的老路”

    隋朝末年,农民军首领窦建德攻进景城县,户曹张玄素被抓住,窦建德下令将他砍头。消息一传开,很快地一千多个县民叫喊哭泣着来到刑场,请求窦建德让他们替张玄素去死。父老们说:“这个人十分清廉谨慎,今天如果杀死他,老天还有眼吗?大王要平定天下,应该礼待他才是,这样便能招纳天下豪杰。”窦建德受到感动,当即释放张玄素。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俘获后,李渊下令将窦建德杀死,张玄素归唐。唐高祖即位时,他任景州都督府录事参军,是一名低级官员。唐高祖武德九年十二月里的一灭,唐太宗剐登上帝位不久,听说张玄素是个贤人,下令召他进宫,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张玄素虽说官小位卑,却深知唐太宗为人。便毫无顾忌地说道:“前代隋主(指隋炀帝)独断专行,不信任下面的臣子,臣子们很怕他,只是唯唯诺诺照他的旨意办事,没有人敢违抗他的话。光靠一个人的智慧来断定天下大事,即使得失各占一半,那错误也就够多的了。下面的人奉迎拍马,高高在上的皇帝受到蒙蔽,不亡国才怪呢!”张玄素见唐太宗频频点头,又说道:“陛下要是真正做到谨慎地选任大臣,让他们各尽其责,认真地考核其功罪得失,给予公正的赏罚,还用担心国家不能治理好吗?同时臣看到隋朝末年乱离时,想要争夺天下的不过十多人,其余的都是为了保护其乡里和家属的安全,等待着归附贤明的君主。由此可见,百姓好作乱的只是少数,是人主不能使他们安定而已。”

    唐太宗听张玄素的一席话,对他十分欣赏,立即提任他为侍御史。张玄素的话确实说到唐太宗的心坎上。原来唐太宗自登上帝位的那一天起,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强盛的隋王朝为什么很快便灭亡?他要时刻记住隋炀帝的教训,不走隋炀帝的老路。于是时常和臣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朝臣中只要能帮他认识隋炀帝的教训的,他都加以肯定,有时还给以奖赏。

    贞观二年四月里的一天,唐太宗在朝廷上问大臣说:“我最近读《隋炀帝集》,他的文辞华丽而又深奥,他也肯定尧、舜这两位圣君而否定夏桀和商纣这两个暴君,而行动上却又相反,这是为什么呢?”魏征回答说:“人君虽说是由圣哲之人充当的,但还得谦虚待人,这样才能使有智谋的人愿意尽心谋划,有勇力的人能尽其力。隋炀帝恃其俊才,骄傲自满,刚愎自用,所以嘴里说的是尧、舜的话,身上做的却是桀、纣的行为,这样的言行不一,当然自取灭亡。”唐太宗连连点头说:“前事不远,这是我的老师啊!”唐太宗把隋炀帝作为自己的反面教员,时刻记住他的教训,贞观初期,君臣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使连续三年的天灾不致成为大害。贞观四年,农业获得好收成,逃荒的百姓纷纷回到自己的家园,米价大跌,一斗米跌到三、四钱。社会比较安定,颂扬声也多起来了。这一年六月,唐太宗下令调集士兵去修建洛阳的乾阳殿,准备到洛阳巡视。诏令刚刚发出,从侍御史提升为给事中的张玄素便上疏谏劝说:“如今百姓在乱离之后,财力凋蔽,生计未安,三、五年间,恐难恢复,陛下怎能去营建尚未去巡幸的洛阳宫殿呢?臣曾见隋室大造宫殿时,大木头从豫章(今江西省地区)采来,两千人才运一根木头,车轮用铁皮包住,走一二里路便被磨破,另有数百人带着铁皮轮跟在后面替换,一天走不到二三十里,一根大木头约略要用数万民工方能运到洛阳,其余开支更不计其数。陛下如今国力远不如隋朝,要驱使满身伤痕的百姓去干当年隋朝所以灭亡之事,这不是比隋炀帝还不如吗?望陛下深思!”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