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秦汉(70)
    秦汉(70)

    141.黄巾大起义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暴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起义领袖张角,打的是“太平道”的旗号,传道已有十余年,徒众遍天下,所以,张角在冀州起事之后,天下响应,起义军都戴上黄头巾作为标帜,故称黄巾大起义。汉桓帝、汉灵帝多次杀戮、禁锢儒生,重用一批全无从政修养的宦官,宦官们的亲友子弟,广泛窃居州、郡刺史、太守,割剥百姓,最后发展到卖官以荼毒天下,至此,人民终于表现出自己的力量。

    汉灵帝朝廷中也还是有些清醒的人士,例如郎中张钧就上书汉灵帝说:“臣窃以为张角之所以能兴兵作乱,万民之所以乐于随附张角,其根源都在于十常侍①①据《后汉书·宦者列传》,汉灵帝身边重用的,官居中常侍的宦官,共十二人。名字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硅、高望、韩悝、宋典。这里说“十常侍”,大约是举其成数。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为州、郡刺史、太守,竟取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处可告,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宜斩十常侍,悬头南郊,以谢百姓;并派遣使者布告天下。如此,用不着出兵而大寇自消。”汉灵帝把张钧的奏章给身边的常侍们看,这些宦官头子们马上都免冠、赤脚、磕头,提出自己入洛阳诏狱,并出家财以助军费。汉灵帝立即下诏,全都穿戴官帽、官鞋如故。汉灵帝还骂张钧说:“这真是一个狂人!十常侍当中难道一个好人也没有?”御史根据汉灵帝的意图,马上诬奏张钧学黄巾道,逮捕拷问,冤死狱中。

    汉灵帝派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带兵讨伐黄巾起义军。皇甫嵩就是那个自愿列入“党人”名单的度辽将军黄甫规的儿子,所以不但是将门后代,而且从小受到儒学的严格教育。不久,他们就镇压了黄巾起义。但是汉灵帝信任宦官以及张榜卖官,都一切如故。原信都令严忠游说皇甫嵩道:“如今宦官群居,同恶如布,上命不行,权归悻臣;昏主之下,难以久居,不赏之功,谗人侧目;如不早图,后悔无及。今天下积恨于宦官,而将军手握重兵,如能乘此机会,尽诛宦官,代汉而兴,南面称帝,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皇甫嵩说:“上天不佑叛逆之人,我要谨守臣予的节操。即使有谗言,不过放废罢官而已。保住好的名声,死后依然不朽。我不敢听你说的这些反常的话。”严忠见自己之说不用,于是逃亡。皇甫嵩虽然没有听严忠的话,但严忠这样类似战国游士人物的出现,说明两次党锢之祸以后,儒生们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