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秦汉(66)(2/2)
    (取材自《后汉书·孝桓帝纪》、《后汉书·陈王列传》、《后汉书·党锢列传》、《后汉书·宦者列传》、《后汉书·郎觊襄楷列传》)

    135.党锢之祸

    汉桓帝愈来愈信任宦官而对儒生出身的官吏横加打击,于是进一步形成了儒生的对立情绪。当时洛阳太学生有三万余人,各地也有儒生,形成一股议政的力量,他们对儒生出身,敢于直谏、敢于与宦官势力对抗的大官们特别尊重,太学中有评价说:“天下模楷李元礼(司隸校尉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太尉陈蕃)、天下俊秀王叔茂(长乐卫尉王畅)。”其中,李膺的声望特高。

    李膺既是儒学世家,祖父、父亲也都任汉廷的重要官职。他自己则曾担任过青州刺史、洛阳太守、蜀郡太守、乌桓校尉、度辽将军、河南尹、司隸校尉等官职,可以说是朝官和州郡官、文官和武官都做过;做州官时,敢于杀贪官和豪强;做朝官时,敢于处理宦官及其亲属;做武官时,边境少数民族武装望风顺服。他又几次罢官,每次罢官后居家教授,生徒常千人;有一次罢宦后为宦官所陷,被处以服劳役的刑罚,赦免后照样坚持和贪官污吏作斗争,所以,他在儒生中简直成了一种正直官吏的象征。所以儒生一旦被李膺接待,就称为“登龙门”。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与韩荆州书》中,所说的“一登龙门,则身誉十倍”,用的就是李膺的典故。

    宦官小黄门张让的弟弟张朔为野王县令,贪残无道,甚至杀孕妇,听说李膺担任司隸校尉,吓得逃回京城,躲到其兄张让家中,张让怕李膺捉到张朔,把自己府舍中合抱的柱子挖空,要张朔躲在空柱子里面。李膺调查清楚后,带领吏卒入张让家,破柱逮捕张朔,交洛阳狱,审问完毕后,立即杀掉。张让向汉桓帝诉冤,汉桓帝召李膺入宫,当着张让的面问他为什么不先奏请便诛杀张朔。李膺陈述了张朔的罪行,然后对答说:“过去孔子为鲁国司寇,七天就诛杀少正卯。如今臣到官已有十天,惟恐处理犯罪的案件太拖拉,却不料因为处理得快反而获罪。臣固然知道受陛下责备,该当死罪,只希望再让臣任职五天再办罪,把一些最坏的官吏按期杀掉,然后愿就鼎镬之诛!”汉桓帝再也不说什么了,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的罪,司隸有什么错呢?”从此以后,所有宦官都鞠躬屏气,休假日也不敢出官。汉桓帝怪问其故,都叩头说:“害怕李校尉。”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