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宁阳县主簿
宁阳县(今山东宁阳县)主簿(县令的主要属官之一,协助县令主管文书和办理具体事务,相当于今之办公室主任)到京城上告县令枉法,告了六七年,没有人理他。宁阳县主簿于是上书汉顺帝说:“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臣已经上书百次,陛下始终不予过问。臣难道可以北去匈奴见单于(匈奴国君)以告怨乎?”汉顺帝认为这封奏章话太难听了,拿着这份奏章交给尚书议罪。尚书于是劾奏宁阳县主簿大逆不道,这个罪名成立,有可能族斩。这时虞诩为尚书仆射,对尚书的劾奏批驳说:“主簿所讼,是君父之怨;百上而不达,是有司之过。愚蠢的人,值不得多杀。”汉顺帝接受了虞诩的意见,下令打宁阳主簿几板子了事。
虞诩对诸尚书说:“小人有怨,不远千里,断发刻肌,诣阙上诉,而不去加以处理,这岂是臣下应该做的事?君对浊县令何其亲,而对上诉者又何其仇视啊!”听到虞诩的话的人,都觉得惭愧。
(取材自《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
125.封还大珠
桂阳产大珠,太守文砻将大珠献给汉顺帝。
窆顺帝下诏说:“海内颇有灾异,朝廷正在改善政治,太官减膳,宫中停用珍玩之物。而桂阳太守文砻,不思尽忠宣扬朝廷遇灾节俭之意,反而远献大珠,以求幸媚。今封以还之!”
(取材自《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
126.谏封乳母外戚
汉顺帝阳嘉元年,封乳母宋娥为山阳君,食邑五千户,又封梁皇后之兄梁冀为襄邑侯。
尚书令左雄上封事说:“裂土封侯,从来是皇家制度中最当煎视的大事。高星帝有约,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孝安皇帝《汉安帝)封宦官江京、乳母王圣等人,马上就发生地震。永建二年,皇上封宦官十九人阴谋之功,又有日食之变。通晓数术之士,都认为这些天变是由于封爵不当。如今青州(今山东省部分地区及河北省吴桥县地区)饥荒,盗贼未息,民用乏绝,上书借粮。陛下谨勤劳神,以济民为务。宜遵古法,宁静无为,以循天意,以消灾异。诚不宜追录小恩,亏失大典。”
封事送上后,汉顺帝不听。左雄再一次上谏书说:“臣听说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恶谗谀,然而历来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谗谀得宠,是因为人君听忠言难、而信谀容易之故啊!刑罪,是人情之所恶;贵宠,乃人情之所欲。所以时俗为忠者少,而习谀者多。故常能使人主老是听到好话,很少知道自己的过失,迷而不悟,至于危亡。臣伏见诏书顾念阿母旧德宿恩,欲特加显赏。按尚书故事,没有乳母封爵邑的制度,只有先帝(汉安帝)时封阿母王圣为野王君。王圣终于生谗贼废立之祸,生为天下所咀嚼,死为海内所欢快。桀纣贵为天子,而奴仆羞与为比者,以其无义也;夷、齐贱为匹夫,而王侯争与为伍者,以其有德也。今阿母躬自约俭,众官百姓,莫不向风,而陛下要阿母与王圣并同爵号,恐不符合阿母之本心。臣愚以为凡人之心,道理相近,若有不安之事,古今之理相同。百姓都恨透了王圣倾覆之祸,当时民庶之命,危于累卵,常怕重又发生此等事件,都觉得恐惧担忧。乞如臣前所议,每年以千万给奉阿母,内以尽陛下对阿母之恩,外不可为吏民所怪。梁冀之封,事情并不急迫,等过了灾情,然后平议其可否!”上书以后,汉顺帝仍旧不听。梁冀之父梁商一向比较谨慎,上书要求不封梁冀,连上了十余让还梁冀爵位的奏书,汉顺帝这才同意暂时不封梁冀。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