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秦汉(39)
    秦汉(39)

    我们从《淮南子))的作者们的全部被杀,以及司马迁的被处宫刑,可以看到,这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对文化事业和文人的摧残也真是令人发指了。

    (取材自《汉书·武帝纪》、《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奴传》、《汉书·李广苏建传》、《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司马迁传》)

    81.族诛丞相公孙贺

    我们前面曾说到:自从卫子夫有宠于汉武帝后,卫氏家族上的各种有关人物,都因裙带关系,一荣俱荣;其中也说到,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嫁给武将公孙贺,从此公孙贺青云直上。青云直上固然是好事,然而其中也潜伏着危险。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福兮祸所伏”了。

    汉武帝一生当中,遇到了汉初积蓄了七十来年所造成的宫裕年代,国力殷厚,加上儒学的尊君思想深入人心,可以说是想怎么干就能怎么干,一向独断独行这种情况下,做他手底下的丞相,可真是难当极了。除了那个为人相当圆滑的儒学大师公孙弘,十分注意顺着汉武帝的思路说话,能够寿终正寝外,其余的丞相下场都不妙,连续有三个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都犯法而死。汉武帝实在找不到当丞相的合适人选,于是想到了公孙贺。

    公孙贺颇有自知之明。太初二年,汉武帝任他为丞相时,他死也不肯接受印绶,拜倒在地,顿首涕泣说:“臣本是边区鄙野之人,武将出身,决不是当丞相的料。”他哭得十分伤心,汉武帝及其左右亲随全被感动得流泪了。汉武帝流着泪说:“扶起丞相。”公孙贺还是赖在地上不肯爬起来。汉武帝只好自己起身走了。公孙贺不得已这才接受丞相印绶。出来后,人们问他为何如此伤心?公孙贺说:“主上十分贤明,臣的能力不称职,只怕有负重责,那就从此完了。”

    公孙贺当丞相前原来的职务是太仆。太仆也是九卿之一,掌管皇家舆马和天下马事。公孙贺升任丞相后,太仆一职就由他的儿子公孙敬声继任。谁知公孙贺的麻烦倒并不是出在丞相职务上,而是他的这个宝贝儿子给他惹下了祸事。

    公孙敬声自以为妈妈卫君孺是当今皇后的姐姐,胆大包天,征和初年,有关部门发现他挪用北军公款一千九百万,以是下狱。当时,正好汉武帝下诏捕捉京师一带有名的大侠阳陵朱安世,抓来抓去抓不到;丞相公孙贺于是提出,自己来逐捕朱安世以赎儿子公孙敬声之罪,汉武帝同意。不久,公孙贺果然捕得了朱安世,下于狱中。捕捉朱安世时大约是用了点阴谋手段,不怎么见得了人,后来,汉武帝下诏论列公孙贺的罪状时说:“又诈为诏书,以奸传朱安世。”估计是用假造汉武帝诏书召见朱安世的办法把他骗捕到手的。

    朱安世下狱后,才知道公孙贺捕自己是为了赎儿子公孙敬声的罪,笑着说:“丞相要祸及自己整个宗族了。我只要告他一下,南山之竹不足以写尽我的状词,斜谷之木为我作枷还不够用呢!”于是从狱中上书,告公孙敬声和卫皇后所生之女阳石公主私通,告公孙贺巫祭祠祝,恶毒诅咒当今皇帝;又告公孙贺父子和阳石公主等人在甘泉道中埋木偶人,以诅咒皇帝。于是,汉武帝命有司查验,查验下来朱安世所告属实;结果,公孙贺和公孙敬声父子俱死狱中,全家抄斩;事连卫皇后所生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均因巫蛊罪而赐死;卫皇后的弟弟大将军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亦因受牵连而被诛。

    史藉所载,就是这样一些情况。至于朱安世所告的材料是否属实,还是诬告?公孙贺身为丞相,又是汉武帝的姐夫,至爱亲朋,为什么要诅咒汉武帝?汉武帝和卫皇后所生的两个亲生女儿怎么会也牵连进去?汉武帝何以会在一怒之下杀了两个亲生女儿?我们今人看起来,不免有些若明若暗。但是,根据其他史料的参阅,可以作些合理推测。

    首先,朱安世上书所告发的情况,必有若干确系事实。如果全是诬告、捏造,公孙贺父子不难辩解。自然,汉代的那些游侠们,确实神通广大,真里搀点假,是十分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