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灌夫骂座(5)
在灌夫的老家颍川,时有童谣:莫看颍水清清、灌家暂时安宁;待到颍水昏浊、灌家必定灭族(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灌夫骂座(三)
唐人白居易《琵琶行》诗中有“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句子。清人孔尚任剧本《桃花扇》中有也有“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名段。大抵是借琵琶女及伶人苏昆生之口发一些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盛衰无凭的感叹。
现在,过气领导窦婴和免职干部灌夫抱着同样的感叹,走到了一起。
窦婴和灌夫的经历倒也有几分相似,这两位老兄在平定“七国之乱”时都曾立下大功,现在又都被政府弃而不用,在家里坐冷板凳,很有共同语言。
在长安晃悠的灌夫于是经常跑到窦婴家里,两人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骂天骂地骂政府,在骂声中,两人相见恨晚,感情迅速升华,要好到了合穿一条裤子都嫌肥的地步(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灌夫是个热心人,他发挥“宁肯荒了自己的田也要种好别人的地”的搅和精神,在自己和窦婴都无职无权的情况下,决定动用一切关系帮窦婴再次出头上位。
灌夫用自己简单的大脑思考了一下,认为这事十分简单,找一个在皇帝身边说话有分量的人向皇帝举荐窦婴,就大功告成。灌夫通过打听,了解到现在政府中说话最管用的是宰相田蚡。
灌夫说干就干,不顾家里刚死了人,穿着丧服就跑到田蚡家里,借找田宰相汇报思想、联络感情之名,把话题直接引向魏其侯窦婴。
看着穿着孝服的灌夫,田蚡深感晦气,几句话下来,他基本明白了灌夫此行的用意,窦婴曾和自己竞争过宰相的岗位,对窦婴的事儿,田蚡不感兴趣,然而他也知道灌夫的性格,害怕一口回绝,惹恼了这粗货,会在自己府上撒野,如何送神,很费心思。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