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一章 独尊儒术(6)
    第十一章独尊儒术(6)

    此即所谓“抑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了保障儒家学术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大放异彩,国家应当设立专门传授儒家经典文献的“太学”,聘请儒家大师们来开班授课,统一天下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常考试,以使学生能各展所长,把他们培养成出类拔萃的治国人才(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既光大自家门派,又剿灭其它学说,照董掌门的建议,自家的发展空间是拓宽了,天下其它的学术门派都成了邪教兼反动会道门,只有苟且偷生乃至死路一条。

    儒道之争(四)

    刘彻已全盘接受了董仲舒的观点。

    奇怪的是,在心仪儒术的同时,对于新时代的儒家掌门董仲舒,刘彻却并未加以重用。稍后,刘彻把他踢出中央,委任他为江都国(国都江陵,今扬州)宰相。

    江都国王名叫刘非,是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性格很像当年的刘长,为人残暴骄奢,也喜欢养有暴力倾向的社会闲杂人员,是十足的恶棍坏胚(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

    刘彻何以如此安置董仲舒?以我分析,刘彻通过和董老师的接触,发现这位董先生是理论型人才,却不是应用型人才,放在身边也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既然如此,给董老师安排个差生带带,看看以董老师的道德文章,能不能把刘非这块烂泥扶上墙,让他改邪归正。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刘彻认为,董仲舒的理论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董仲舒在声明“君权天授”的同时,也指出“天”有制约君王的手段,这手段就是自然灾害。天灾随时可能发生,那么到时谁来充当“天”的翻译,负责揭示天灾的深刻内涵呢,自然是 “天人感应”理论的缔造者董仲舒。

    刘彻的顾虑是:万一到时侯董仲舒随便拿一次天灾做文章,长篇大论、叽叽歪歪、小题大做、胡乱引申,将会让人十分头疼,既然如此,倒不如未雨绸缪,让他远离中央,省得到时听他借题发挥、聒噪不止。

    问:青春痘长在哪里才不会影响你的心情?

    答:别人脸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