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史书把气氛营造得如此惊心动魄,傻子都知道接下来会有大事发生。
果然,正月二十七日(甲子),汉帝国第六任皇帝刘启在未央宫逝世,享年四十八岁。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物让人难以用世俗的好恶二元程式加以区分评价,刘启亦是如此。
他不是一个好领导。他下令腰斩了一直陪伴自己、忠忱国事、一心维护君权的晁错;造冤狱,整死了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周亚夫。
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他无端废去长子刘荣的太子之位,稍后,又借酷吏郅都之手,逼其自尽。
他不是一个好兄长。他挑拔起弟弟刘武觑觎帝位的野心,继而对其施展权术、高压,使刘武抑郁而死。
他甚至不是一个好儿子。对待母亲窦太后一味敷衍,缺少沟通,没有诚意。
通过展示以上作为,我们对刘启似乎只有一个词可以评价:一无是处!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审视,就会发现:刘启,实实在在是一个好皇帝。
他全盘继承了老爹刘恒的治国方略:奉节俭,不扰民,重农桑,减赋税,宽刑法。
经过刘恒、刘启父子三十九年的调理,汉帝国的国力达到空前富庶:城市乡村,仓库全满;政府库房,各种财物随处堆积、多到无法处理;长安国库,囤钱万万,串钱的绳子竟至朽断;粮仓装不下的粟米只得堆放到露天,任由。
当此之时,连街道里看大门的都能顿顿吃上精粮肉食,政府的低级公务员(吏)可以凭借俸禄轻轻松松地把儿孙抚养长大。
甚至,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家家户户都有马匹,大家出行都只骑乘毛色较好的雄马,偶然看到有人骑着雌马、劣马上街,往往会引起鄙夷的嘘声一片。
更重要的是,刘启在自己任期内,全面削弱了封国的实力和势力,强化中央集权,通过平定“七国之乱”,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他爷爷刘邦开国之时实行“封国制”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刘启死后,谥号“孝景”。“景”在谥法里大概有“推行大义获得成功”,“深谋远虑、精于谋略”,“施行仁政、坚守品德”三层意思(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
“景”是美谥,用在刘启身上,虽然稍许夸张,基本也算靠谱。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