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独尊儒术(1)
宰相卫绾(上)
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二十七日,太子刘彻从刚断气的老爹刘启手中接过权力,即位称帝。
刘彻,每当听到这个名字,我就会联想到一个词:折腾。
刘彻,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愿意折腾、最有精力折腾、折腾的时间最长、折腾的成就最大,对后世政治、文化、民族发展影响至为深远的伟大帝王。
从这一天起,他正式起步,走上权力中心。这一年,他不过十六岁。
清人赵翼曾做《论诗》一首,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刘彻认为,爷爷、老爹奉行的“清净无为”的治国理念简单低级,太不新鲜。搞到现在,帝国外有匈奴为患边境,时时侵扰;政府内大臣个个尸位素餐,无所作为。
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是自己大展拳脚、独领的时候了。
刘彻,想干事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干成事是不容易的。
踌躇满志、想有一番作为的刘彻现在遇到了一个难题——人才问题。
在刘彻看来,经老爹刘启长期考察选中的人才,被刘启预先安排辅助自己治理国家的人,现任的汉帝国宰相,实在是个莫名其妙、不知所谓的家伙。
这人名叫卫绾。
卫绾,是道家高手,独门功夫是装厚道、耍太极,做事的原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卫绾的资格极老,年轻时因为车驾得好,给刘彻的爷爷刘恒当司机,当时,刘恒还在帝国边境当代王,坐冷板凳,喝西北风。
后来,刘恒时来运转,居然当了皇帝,司机老卫也跟着沾光,升任皇帝侍卫长(中郎将)。
作为最高领导身边的人,卫绾极为谨慎: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好自己的舌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