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章 七国之乱(14)
    第六章七国之乱(14)

    袁盎的遭遇也在证明着邓公的正确。

    带着刘启诛杀晁错的诚意,带着刘启请求和平的诏书,袁盎跑到睢阳前线去找刘濞谈判。

    刘濞哈哈一笑,刘启和你莫不是脑袋进水了?我现在已经占有了东部大半个天下,和刘启已是平起平坐,凭啥要听他的命令撤军?

    刘濞认为现在已不需掩饰,他露出底牌:所谓清君侧、杀晁错不过幌子,夺天下、当皇帝才是目的。

    既然这样,就没啥好谈的了。

    虽说谈崩了,刘濞倒是对曾经在吴国担任宰相的老熟人袁盎十分客气:袁先生既来之,就别走了,你看,我把你的岗位都留好了,只要你同意加入我方阵营,马上任命你为将军。

    看来,刘濞很欣赏袁盎的能力。或许,刘濞认为,能够劝说知名度很高的袁盎投降,对政府军的士气将是巨大的打击。

    在下小时候,曾反复研看《地雷战》、《地道战》等国产益智大片,从而练就火眼金睛,但凡形容猥琐、貌如偷地雷的老鬼子渡边之流,必是坏人。

    稍后,再看诸如《天云山传奇》、《牧马人》、《人到中年》等得奖影片,往往懵懂难解,陷入迷惑:其中好人、坏人如何界分?于是,只要人物出场,必定向坐在身边的家长发问:好人?坏人?

    久而久之,四座侧目,家长不胜其烦,往往一声断喝:哪有那么多好人坏人?

    终于霍然开悟,认人和做人都是很复杂的。

    袁盎,就是比较复杂的人。固然,他经常阴人,在背后向同事拍黑砖;固然,他偶尔受贿,在私下搞点创收,但是,他有他的底线。他的底线是,不当叛徒。

    刘濞也是爽快人,既然不合作,那么就去死吧。

    刘濞安排士兵五百人把袁盎看管起来,准备择日处死。

    袁盎,已经来日无多,如果跑得快点儿,在黄泉路上没准还能追上被他害死的晁错。

    现在,袁盎对于晁错,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笑晁错先跑了几步。

    令人拍案的是,这次袁盎居然能死里逃生,这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