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章 七国之乱(9)(2/2)
    刘濞决定争取主动,他重操旧业,再续前缘,紧锣密鼓地筹备造反。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刘濞认为,现在造反的时机比前些年更加成熟,那时如果造反,他有可能陷入孤军作战的危险境地,而这一次,刘启和他的智囊晁错,向他提供了众多的盟友。

    刘濞先派出使节秘密出使胶西国,游说刘卬。刘卬刚被削了六个县,正自个郁闷着,在吴使的一番鼓动下,同意加入造反联盟。

    刘濞和刘卬联手,分头秘密串联,拉人入伙,此项工作进展顺利,已经被中央政府“修理”的楚国、赵国以及即将被中央政府修理的胶东国、淄川国、济南国、齐国、济北国等封国纷纷表态,愿意响应。

    在中央政府,毫无警觉的晁错依旧按步骤推进他的削藩计划。

    他弹劾吴王刘濞有罪,刘启下令,收回会稽(江苏省苏州市)、鄣郡(浙江省安吉县)两郡。

    准备捏柿子的手这次捏到了榴莲,大变就此爆发。

    诏书到达吴国之日,吴王刘濞立即在吴国掀起血雨腥风,他把中央政府任命到吴国的高级干部全部处死(诛汉吏两千石以下)。就此宣布叛乱。

    按照约定,胶西、胶东国、淄川国、济南国、楚国、赵国全部发动。

    有一个小变故,原先表态要参与造反的齐王刘将闾(前164年,文帝瓜分齐为六国,这个刘将闾,是刘襄的弟弟,被封齐王)突然转变立场,决定效忠中央政府;而另一个在造反协议上签字的济北王刘志,因为控制不住局面,反被部下劫持软禁,济北国也没能参与造反。

    因为共有七个封国联手发动,所以,对此次规模浩大的造反行动,史称“七国之乱”。

    晁错之错(七)

    所谓“七国之乱”,听起来反方阵营出场人物众多,场面庞大,其实倒也未必。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