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章 七国之乱(7)
    第六章七国之乱(7)

    这充分体现了刘启对晁错才华的欣赏和对他能力的信任。

    刘启重用争议干部晁错的意思是,向天下表明,政权已顺利交接完毕,自己真正做庄,体现意志的时刻来到了。

    晁错,登上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杜甫在《望岳》中的名句。写此诗时,杜甫二十四岁,正当青春有力如虎,成名?成功?对他都还早得很呢,小杜同志在诗中充分表达了他对上层社会的向往和谋取功业的雄心,精神可嘉。

    其实,真正有大阅历、大智慧的人,往往对登顶充满畏惧。

    “绝岭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这是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所作《感遇》诗中的两句。此诗政治意味极浓,意在劝袁世凯要适可而止,顺应潮流,不要称帝复辟,以至亢龙有悔。可惜,老爹不相信儿子,反而去相信什么不知所谓的“请愿团”,结果一场闹剧,落得惨淡收场。

    到达顶峰,如果换个角度来看,无论再向哪个方向前进,都是下坡,甚至,有失足落入万丈深渊的危险。

    可惜,晁错没有这个觉悟,他正殚精竭虑地为刘启谋划一件大事,削藩。

    晁错认为,各封国的面积过大,综合实力强大,已成为帝国安全的巨大隐患。

    这个观点,我们并不陌生,前些日子,贾谊曾向上任皇帝刘恒提起过。

    晁错现在把这冷饭重新端出来,并不算抄袭贾谊,因为在处置上,他提出了和贾谊完全不同的方法。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