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七国之乱(5)
晁错的这建议,被后人升华为“屯垦戍边”理论,此理论的提出,既解决了军队的补给问题,也解决了边境兵源和部队战斗力的问题。
晁错的这建议,经刘恒采纳,功效显著,为后世千秋经营西北边境、维护国家统一提供了成功、有效的范本。
有趣的是,研究晁错的很多观点,都似乎和贾谊的观点如出一辙。或许,晁错和贾谊之间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和交流?
其实,晁错和贾谊还是有区别的。
他们的区别之处是,晁错的思考更深一层,更务实,更激进,更侧重在执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晁错的多项建议被皇帝刘恒给予热评并采纳,极大地激发了晁错的参政积极性。
接下来,他再次给皇帝上疏,这就是《举贤良对策》。
其中的警句是:今临制天下,至今十有六年,民不益富,盗贼不衰,边境未安,其所以然,意者陛下未之躬亲,而待群臣也。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臣窃恐神明之遗也。日损一日,岁亡一岁,日月益暮,盛德不及究于天下,以传万世,愚臣不自度量,窃为陛下惜之。
这段话好比在公共厕所扔下炸弹,激起了众粪(愤)。
白话一下吧:皇帝你掌权已有十六年了,有啥成绩?老百姓没有变富,社会治安不见好转,边境安全问题没有解决。怎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习惯当甩手掌柜,啥事都让下属群臣去干。而你选的这帮大臣,个顶个连你都不如,水平能力有限。照这样弄下去,祖宗打下的家业,神明的厚爱只会年年损耗,估计没几天好折旧了,我替你可惜!
这话不仅全盘否定了皇帝刘恒,更是把全体官员说得一钱不值。
大家愤怒了,晁错,你算什么东西,莫非全天下就你能干?
晁错之错(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