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兄弟二人不相容(5)
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刘恒在未央宫病逝,终年四十六岁,在位二十三年。
刘恒并不出众,无论是出身(庶出)还是才能,他从来就不是父亲刘邦欣赏器重的儿子;也正因此,吕雉弄权时,他也没被视为潜在的敌人而遭清算。
刘恒运气极好,当他在帝国的最北端,在土地贫瘠、气候恶劣、时有匈奴骚扰、劫掠的代国当王时,从来没有幻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刘恒当上皇帝,是各方政治势力平衡的结果。
告别之际,让我们最后再了解一下这个人吧。
刘恒是个非常抠门的人。
刘恒在位的二十三年里,宫庭、花园从不装修,车骑、服装从未添置。
据说,某次刘恒突然心血来潮,计划在宫中修一个露台,预算做下来,需要黄金二千四百两。刘恒吓了一跳,于是取消计划。他的道理是,这工程费用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俺继承老爹的宫殿,已自觉得不配,怎能再增加休闲娱乐设施?
刘恒的抠门还体现在着装上,他先生平常只穿最便宜的黑色丝绸,绝不弄时髦服饰。即使,对自己最宠爱的女人慎夫人,他也不肯放宽尺度。刘恒规定,慎夫人礼服长度绝不能拖地,以免浪费布料。
刘恒誓将抠门进行到底,不仅活着抠,死了也要抠。他倡行裸葬,在他的坟墓霸陵中,全部陪葬品皆为低档的陶器,陵寝建设为节省人力,依山形挖洞,不设封土堆。据说,后世盗墓的“搬山道人”朋友们,经过霸陵时,都绕道而走的!
但同时刘恒也是个非常大方的人。
在两千一百七十二年之前,刘恒就做过取消农业税的实践。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刘恒采纳贾谊建议,明确了“重农抑商”的治国理念,正月十五日,刘恒到农场亲耕,作为重农榜样;同年,下令“除田租税之半”,将农业税率由老爹刘邦定下的“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
十一年后的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六月,刘恒认为时机成熟,正式下诏,免除所有农人的田赋租税。刘恒在诏书中宣称,农耕,是天下的根本,现在既然鼓励农耕却又征收田赋租税,是舍本逐末,不符合“以农为本”的治国精神。
此后,终刘恒一生,再未恢复征收农业税赋。
此项政策,使小民勤于劳作,经济复苏、大众富庶、人心思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