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章 打工仔的类型(12)
    第四章打工仔的类型(12)

    然而,周勃平反后,首先去向袁盎表示感谢,因为他得到消息,在自己坐牢期间,袁盎曾向皇帝为他辩白、求情。

    回忆一下,当初在背后打周勃的小报告,使皇帝对周勃的美好印象大打折扣、不再信任的就是袁盎。

    不长的时间里,对待同一个人,前后态度,何以判若两人?

    窃以小人之心度之,这正是袁盎的高明之处。

    当初背后砸周勃的黑砖,是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忠诚:俺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树立皇帝的威信,不惜和权臣周勃翻脸、划清界限。

    现在大张旗鼓地替周勃求情,是借机和资格够老、军界背景深厚的周勃修好,另外也向大家展示:俺袁盎褒贬周勃,可是全部出于公心,对事不对人也。

    这一手固然高明,但并不高尚。

    高尚的是后来的一个人。大约一千一百多年之后,大臣寇准曾经走后门儿,私下找时任大宋帝国宰相的王旦要官,请他向皇帝保举自己。

    王旦看着一脸热切期待表情的寇准,十分吃惊:国家的官职,也能自己去要?你这个忙我帮不了。(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吾不受私请)!

    这一句,差点把寇准同志噎死。

    于是,寇准跟王旦结怨,据说他此后时时找王旦的茬,然而王旦毫不介怀。

    王旦,宰相肚里能撑船。

    然而稍后,寇准竟然得到升迁,他自己扬扬得意,认为皇帝赵恒慧眼识人,直到皇帝揭秘,他才明白,一直深为赏识并私下举荐他的,偏偏是从不对他示好的王旦。

    如王旦,给人恩惠,不使其知,才算正直无私,堪称直臣,可谓君子。

    往近了说,人家雷锋叔叔做诸如送老大娘回家、捐款人民公社、支援辽阳灾区等好人好事时,也都没留姓名,不让人知道,顶多是偷偷记在自己的日记里。

    闲话少叙。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