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章 打工仔的类型(11)
    第四章打工仔的类型(11)

    尊重法律,不阿上意(守法不阿意),张释之自此名闻天下,为人敬服!

    话说回头,想当初,刘邦造反,搞亡了秦帝国,夺取了政权,可称大盗。小毛贼偷了刘邦,如同孔夫子门前讲论语,对同行前辈太不尊重,实在不长眼色。

    唐朝人唐彦谦曾有《过长陵诗》一首:

    耳闻明主提三尺,

    眼见愚民盗一抔。

    千古腐儒骑瘦马,

    灞陵斜日重回头。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读书人无用,唯有一声长叹!

    扯远了。

    现在,周勃谋反案的卷宗摆在了张释之的案头。

    张释之当庭审问周勃,对老周的心理素质和口才,我们大家早有领教,在巨大的恐慌之下,他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无法自辩(勃恐,不知置辞)。

    如果扣帽子、打棍子、追求政绩,周勃已无还手之力!

    好在周勃遇见的是张释之。

    经过推理取证,张释之确定周勃没有造反的动机和行为。

    于是先行收押,慢慢设法为他开脱。

    在牢狱,周勃进入可怕的梦魇,他惨遭狱吏的折磨侮辱,大玩儿“躲猫猫”!

    狱吏倒跟周勃没仇,修理周勃的理由很简单:索贿。

    在狱吏的眼中,周勃是属核桃的,不砸破就没有好处。

    当初,周勃的战友、大酒鬼曹参在齐国为相时奉行无为,然而即使当甩手掌柜,有两个地方他也不掉以轻心:监狱和市场。

    曹参认为,这里有天下至奸之人,充满黑暗的潜规则和残酷的弱肉强食,不可不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