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3. 设郡县,确立中央集权(1)
    3. 设郡县,确立中央集权(1)

    公元前221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一位叫嬴政的秦王,在一大批能臣良将的辅佐下,运筹帷幄,历经近十年的南征北战,终于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长达两百多年的诸侯纷争、烽烟四起的战国时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嬴政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一个崭新的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摆在秦始皇面前的问题千头万绪,令秦始皇很头疼。怎样建立一个集权的政权以实现在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如何才能使大秦江山千秋万代?他决定将这些问题交给大臣们在朝堂上讨论,希望他们能替他想出好的解决措施。

    廷议之时,身为百官之首的老丞相王绾第一个上前奏道:“启禀陛下,老臣认为,正是因为周文王当初封国立藩,实行分封制,才保得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如今我新朝初建,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尤其是燕、齐、楚等偏远之地,民风剽悍,如不封王镇守,实难管理。所以老臣建议,请陛下分封诸皇子为王,率大军镇守各要地,以实现对这些地区的管理。在臣看来,只要效仿周制,我大秦国祚必然长久。”丞相王绾的奏议得到了一部分老臣的同意。

    听了王绾的一番话,秦始皇思考良久。其实,在这之前,他就对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做了一番深入思考,对周朝的分封制,他也进行了利弊权衡。最终,他认为,春秋战国之乱的出现,根源就在于周朝的分封制。虽然当初周朝的分封制确实加强了君王对封地人民的统治,但是到了后来,各地封王实力大增,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各分封诸王不再受君王的约束,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发动战争,封地内的百姓因此难以得到安宁。如今天下刚刚安定统一,如果他再学周文王分封诸皇子,无疑会埋下祸乱根源。因此,他个人并不同意王绾的主张。

    秦始皇摆了摆手,望着下面曾经为统一大业立过无数功劳的众位大臣道:“在朕的眼里,周朝八百年基业算什么!朕要的是我大秦帝国千秋万世,生生不息。请诸位爱卿想想,为什么几百年来战乱不止?周朝的分封制不正是天下大乱的根源吗?因为周朝分封立藩,出现了众多国中之国,于是才有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如今,天下在朕的手中终于得以统一。朕希望,在朕及朕的后继者的治理下,天下将永享太平,战争将永远结束,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朕绝不能重蹈周朝覆辙,老丞相的提议不可取。”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