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看中国“大国责任”(3)(2/2)
中国政府始终认为,节能减排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在2010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总书记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中就表示:“中国从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负责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并将继续坚定不移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切实努力……”因此,中国做出的碳减排行动,并不是由于其他国家率先采取行动、承诺降低排放,而是建立在对人类负责、对国民负责的基础之上的。
不可否认,伴随着经济起飞、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近年的碳排放量有所增加。2000年—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达9.1%,其中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的90%,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4,co2排放占世界总量的1/3。中国现在有8亿千瓦的装机容量,煤炭为燃料的电站比重约占70%以上。而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成为了“高碳经济”的代表。
然而客观地看,目前的气候变化实际是由发达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累积的碳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到1950年间排放的co2量,占到了全球累计排放量的95%;1950年—2000年,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占到了全球的77%。回顾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在历史上的co2排放量是很低的。1904年—2004年的一百年间,中国的co2排放量只占全球的8%;1950年—2002年,排放量也只占全球的9%。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也不高,根据2004年的国际统计资料,中国人均排放co2是3.6吨,只有世界人均值的87%左右。这个数字也是发达国家人均的1/3,仅接近于美国的1/5。再则,中国的经济增长对co2排放量的弹性系数很小,世界的弹性系数是0.6,中国只有0.38左右,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所增加的co2排放量较小。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