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格林斯潘(4)
2008年10月23日,格林斯潘,这位过去被视为美国乃至全球市场“定海神针”的财神爷,今天也跌落凡间,要面对质问。82岁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否认美国金融危机缘于他的政策失误,但坦承危机的发生证明他某些经济观念有误。他破天荒地承认缺乏监管的自由市场存在缺陷。
格林斯潘在听证会上辩解说:我们不能期望完美,尤其是那些需要预测的领域。美联储对于经济运行规律的预期本身就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如果我们的预测有60%准确,那意味着我们还有40%的概率犯错误。
被称为格林斯潘对手的弗莱肯?施泰因在接受财经媒体采访时也说道:格林斯潘的错误有三点:一是一直把利率降得太低,制造大量的流动性;二是让大家认为只要生产率高,股票市场就会涨,在房地产泡沫时代,一直告诉投资者和政府,房地产是没有泡沫的,等于是在鼓励大家积极地投资这个市场;三是监管方面没有做好,最大的错误是没有监管好华尔街的投资银行。
知名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当然,格林斯潘有两大错误:一个是2002~2003年货币政策过度宽松;一个是长期忽视或完全不监管金融创新、不监管对冲基金、不监管信用违约掉期(cds),结果惹了大祸。”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胡永泰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道: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再看经济的全面情况,而主要看cpi(消费价格指数),cpi中不包括金融产品和房产的价格。cpi涨的时候,他们加息,cpi跌的时候,他们就降息。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