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三十八 以德治国
    三十八 以德治国

    赵普重新当上了宰相之后,他比之前低调多了。

    也许他年纪大了,人变得平和了。

    他曾对自己的儿子们说:“有几句话得跟你们说说了,父亲我本来是个书生,遇到了好的机会,受到了朝廷的恩宠,自然应该以身报国。你们别想得到我的照顾。你们应该勤奋自勉。”

    一天赵普正在办公室里看文件,赵光义打发人来找他过去。他收拾收拾文件就过去了。落座后,赵光义说:“老赵啊,朕刚听到前线传来的消息,听说辽军攻陷了易州,我感到担心啊。”

    赵普点点头,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赵光义又说:“你说也怪了,自从我们失败后,辽朝每天不干别的了,净来侵犯我们的边境了。他们也不动用大军,就跟我们玩游击,让我们不得安宁,你看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你说去打他们吧,就赵光义这种水平,还是打不赢,失败回来,会埋怨你出馊主意。如果说不打吧,人家这么欺负你了,还说不打他们,你的爱国精神哪去了。

    他点点头说:“陛下,您有什么打算啊?”

    赵光义无奈地说:“还能有什么办法,朕想进行北伐,让他们知道我们宋朝并不是可以随便欺负的。只要我们把他们给打输了,相信他们再也不敢来侵犯我们了。”

    道理很清楚,你把他们打趴下了,他们肯定老实了。你把他们打个半死,他们得需要时间恢复元气。可问题是你能打得赢吗?都把仗打得败到心里去了。

    赵普想了想说:“陛下,还是开个会商量商量吧。”

    在接下来的军事会议上,赵光义提出攻打辽朝的想法。

    户部郎中张洎说:“陛下,自从对幽蓟进兵以来,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年了,为什么没有打胜呢,就因为我们中原失去了天时地利了。现在的兵力分散,将帅要受朝中的指派,不能够随机应变。再就是两次失败后,大家的信心不足了,士气受到了影响。”

    这等于说了通废话,赵光义瞪眼说:“用你说?这个谁都知道。”

    李日方与王禹嗢主张与辽朝重归旧好,不要再北征了。以宋朝现在的国情不适合再发动战争了。国库赤字,民不聊生,就像大病后的人在恢复身体呢,还怎么再去用力打仗。还是加强边防,腾出空来多抓抓农业基本建设,把国家经济搞上去再盘算攻打吧。

    事实上他赵光义从心里不想去打辽朝了,他没有信心了,也怕再次失败,脸面更难看不说,辽朝的气焰会更高。

    但是作为皇帝,多次受到挑战而不表态要打,也不合适啊。如今有了个台阶,他就赶紧下了。

    “你们说得没错啊,打仗是需要大开销的啊。”

    会后,赵光义回想当初,寇准曾对他说起过关防的重要性,曾建议以守为攻的。现在想来,寇准的见解还是不错的,于是就想提拔他。他对宰相们说:“朕想了想,感到寇准这个同志还是挺有才能的,你们看给他个什么官啊?”

    宰相们提议让他担任开封府推官。

    赵光义却摇头说:“这个官怎么能对得起寇准呢?”

    宰相们说让他当枢密直学士得了。

    赵光义点点头说:“那就先让他干着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