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八章(10)(2/2)
    在王世充看来,裴仁基等人之所以想谋反,主要是因为有杨侗在,如果杨侗已经不存在了呢?那么或许就没有那么多谋反了。这一年的五月,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电影《少林寺》里的大反派)奉命给杨侗赐酒,不用说,这酒自然是毒酒。

    可怜孩子杨侗不相信这是真的,还天真地让王仁则再去问问王世充是不是搞错了,王世充当然不会搞错,搞错的其实是杨侗。

    知道自己搞错了的杨侗想再见一下生母刘太后,然而这个愿望也被否决了,此时的他只剩下一个权力,死!

    摆上了香案,杨侗开始向佛祖作最后的祷告,在祷告中他真诚地乞求佛祖:“从今以后,不要生在帝王之家!”说完,杨侗喝下了毒酒,毒性发作,却仍不能死,最后还是三尺白绫帮杨侗结束了生在帝王之家的痛苦。在杨侗身后,王世充将杨侗尊为恭皇帝。三个月后,杨侗的弟弟杨侑在大兴去世,死因不明,他也被尊为恭皇帝,太子杨昭一脉三子,两个恭皇帝,一个燕王杨倓,至此全死,皇帝杨广的血脉至此到了断绝的边缘,还好,还有一条漏网之鱼。

    这条漏网之鱼叫杨政道,他是杨广次子杨暕的遗腹子,江都珍时数他躲的地方安全——娘肚子里,这才算为杨广保住了最后一点血脉。窦建德攻破聊城之后,杨政道和萧皇后一起被窦建德奉养起来,公元619年四月,远嫁东突厥的义成公主向窦建德索要二人,窦建德不敢怠慢,将二人连同宇文化及的人头一起送到了东突厥,从此开始了杨政道长达数年的异域生活。直到贞观年间,李世民打败颉利可汗,杨政道才随着萧皇后回到长安,在日后的唐朝政坛上,杨政道的孙子杨慎矜曾经显赫一时。

    左右互搏的王世充尽管送走了杨侗,却依然不能挽留住属下驿动的心。

    当年李密的麾下有四大猛将,分别是秦叔宝、程知节、裴行俨、罗士信,现在秦叔宝、程知节已经跳槽到了李世民麾下,裴行俨被王世充灭掉,四大猛将只剩下罗士信一根独苗。

    本来罗士信在王世充的麾下待的挺好,没想到随着另外一个人的到来一切就变了味,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鼓动李密“大米换绸缎”的邴元真。这个人其实真实身份是个无间道,一手拿着李密的大米,一手拿着王世充的绸缎,而他自己则在中间左手倒右手赚着差价。李密败亡的时候,邴元真就举洛口仓城投了王世充,摇身一变就成了王世充的红人。

    在王世充的手下,罗士信原来很得宠,而随着邴元真的投降,罗士信的待遇就跟邴元真一样了。尽管待遇没有变,然而尊贵程度已经变了,原来只有罗士信一个人高高在上,现在得和邴元真并驾齐驱,这下就让罗士信非常不爽。

    心中不爽的罗士信紧接着又遭遇了连环打击,这个打击来源于一匹马。

    罗士信有一匹骏马,谁看了谁心动,王世充的侄子赵王王道询也心动了,于是就向罗士信索要,罗士信不给,王道询把状告到了王世充那里。侄子还是比罗士信血缘更近,因此王世充先生就给罗士信下了一道命令:“老罗,把马给我侄子吧!”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