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7. 倡文偃武:科举制度的复兴(2)
    7. 倡文偃武:科举制度的复兴(2)

    此事经人检举揭发而被发现之后,民间和朝堂之上议论纷纷,赵匡胤更是怒火中烧,责问李烁身为朝臣不能秉公之罪。李烁惶恐地辩解说:“现在朝廷以科举为选拔官员的第一渠道,让天下人都来通过这条路走上仕途。原先我等为官之人,还可以为子孙博得一点福分,通过荫补等方式谋得一官半职,现在也只能通过科举。因此,老臣只能这样为犬子寻求一点荫蔽了。”

    赵匡胤说:“只要你们的后人是有才之人,朝廷自然不会错过;如果只是想要依附朝廷而获得安逸的生活,那就只能是国家的蛀虫,反而让真正可以为国效力之人丧失了机会。你身为朝中的老臣,难道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李烁认罪,同时也供出朝中官员多通过此举来获得官职,用盘根错节的官场人脉为其子孙谋福。赵匡胤严惩李烁之后,也认识到只惩处这么一个人,并不会起到警示作用。科举的巨大诱惑只能让更多的人铤而走险。他忧虑地对赵普说:“看来要想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也不是一件易事啊!权贵舞弊势必会破坏规定,所选的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让这样的人去担任要职,又怎么能让我放心呢?”

    赵普说:“历朝历代所进行的科举考试,都是通过各州的取解试和礼部的省试便可。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大多会被委任重要官职。所以,难以避免出现舞弊,甚至有权贵直接将其子孙亲戚推到进士及第之中,而让真正有才之人沦落到进士出身。这些都是无法遏止的事情。”

    赵匡胤对于赵普所说的理由并不赞成,他说:“无法遏止,是因为大家都没有去找办法来解决。如果真的要让这些人无机可乘,一定会有办法的。”

    赵普说:“要不然就将取解试和省试的考官严加考核,从上而下监督。”

    赵匡胤说:“仅此还不够,为了让选的人是真正有用的,我要亲自进行考试。”

    赵普惶恐地说:“臣子们办事不力,让皇帝亲自来主持考试,这是罪过。”

    赵匡胤说:“在举子们参加完省试之后,还要参加殿试,让我来亲自考核一下他们的帖经、墨义和诗赋。只有通过我的考试,才可以被委任官职。”

    李夷宾说:“对于考试中舞弊也应该加以监督,以避免真正的有才之人不能来到天子面前,参加殿试。”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