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本色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章官与民(3)(2/2)

    公共舆论在制约官员行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任何官员如何忽视了这一点,或者伤害了人们的感情,或早或晚都要倒霉。官员需要履行三种职责。他必须维持地方安定与秩序,征收朝廷规定给他管辖政区的赋税,保证地方上没有抱怨和对他的反抗。做到了这三点,他实际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他的政区完全由他管辖。只要管辖下的百姓对官僚主义作风的不满和抱怨没有爆发出来,就不会有人去干涉他具体的管理措施。就老百姓一方来说,他们对官员的恰当职责和权威的理解比我们预料的要清楚得多。正如前所述,人们容忍地方官员超越法律的严格限制,非常自由地执眨但是如果后者走得太远,他们立刻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在地方官员三年任期期满,面临升迁的紧要关头,一份并不好看的管理记录会起到毁灭性的作用。因此,自我节制被中国人视作是预防滥用职权渎职的有力法宝。

    有一个阶层分散在帝国的每个角落。这就是外国人非常熟悉的士大夫阶层。在所在地,他们是一群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士大夫们都完成了必须的教育,通过了一个或两个通向仕途的政府科举考试。将他们与我们西方的情况作一下比较的话,士大夫们就像是西方国家中没在政府任职的大学毕业生。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根本的不同点。所有这些东方的教酉业者在学习中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进入仕途作蜗生的职业。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官员,多数人如愿以偿,平步青云。

    正如人们所预料的,这些人在其所在地区都是有影响的人物。他们享有法定的特权和豁免权,省里巡抚以下的官员都没有权力对之进行裁减或取消。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是独立于当地政府之上的。士大夫们将体力劳动和经商看做是不体面的事。只有在火急眉燎的时候,他们才会放下架子去为生计而奔波。因此一般来说,这一阶层都生活悠闲,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自己的道路。因为他们将自己看作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士大夫通常在评论官府的时候温和而保守,同时他们对公众舆论有着引导和控制的作用。他们既是民间纠纷的必要协调者,也是政府处理与人民关系的桥梁与纽带。士大夫们组成了一个非官方的随时起作用的“陪审团”。中央政府通灌察制度与士大夫阶层保持联系。通常,政府对他们的意见非常重视,将之视为百姓的心声。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