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钱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十一章 官银钱号(1)
    第三十一章 官银钱号(1)

    清朝中期以后,有的银铺自行发行银票,作为一种准货币进入流通。这个生意做得也很旺盛,一直到清政府发行了银元,银票才衰落下去。

    钱庄:最初钱庄是乾隆时代在上海的绍兴人开的煤炭店,也兼营小额存放款、兑换银钱、鉴定成色等业务,群众都感到方便。后来就开得越来越多,逐渐成了专门的金融行业。

    小的钱庄只有一张桌子,这就是明代就有的“钱桌”了,俗称“找换店”。

    资本雄厚的钱庄,则专做存放款业务。他们囤积制钱,操纵钱价,签发庄票,异地汇划,与工商界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已经具有近代银行的功能了,俗称“汇划庄”。

    钱庄是清代才兴盛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上海有170多家,汉口有500多家,北京有300多家。

    鸦片战争以后,进出口贸易扩大,钱庄就在融通资金和办理结算上提供了更方便的服务。

    首先钱庄能够利用庄票和汇票,为进出口商提供信贷。

    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可兑现的票据。分为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是见票就付,远期是到期才兑付现金。

    庄票的信用很不错,所以当时国内的外贸公司——洋行,都愿意接受庄票为结算工具。

    在口岸和内地之间的支付,钱庄可以提供汇票,这就省得搬运现金了。那个时候,洋货之所以能顺利销往内地,汇票支付起了很大作用。

    另外钱庄还创造了汇划制度,也就是钱庄业内部的票据结算。这已经具有现代票据交换制度的雏形了。

    票号:这是金融业的后起之秀,是专办汇兑业务的信用机构,其地位到后来超过了钱庄。

    票号有独资有合资,合资的票号非常类似现在的股份公司。

    出资人一般不参加经营,而是聘请内行当经理,只在年终查一次账。每过三四年算一次大账,决算出盈亏,给股东分红。

    经理和优秀职员也可以入“身股”,即人力股,参加分红。这样的激励机制,使得员工极愿卖命,把企业的盛衰看成是“切己之厉害”。

    因为票号业务主要是经营异地汇款,所以往往是在一个总号之下,分号遍布全国各地。

    票号是鸦片战争之后发展起来的,多为山西商人创办。

    读近代的经济史,我觉得有两点不能忽视:一是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不仅激发了国人的图强意识,同时也打破了以前经济社会的僵局,近代商业的繁荣与格局,受这场战争的影响很大。

    二是山西商人敢为天下先,大规模地推动了近代金融业,这个功劳我们应该记住。

    票号业务中,有一种叫做“逆汇”,就是商户请求票号先垫付汇款,然后在一定期限内补上,并支付给票号利息。这其实就是商业贷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