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钱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十四章 这就是第一张牌“购物”(2)
    第二十四章 这就是第一张牌“购物”(2)

    各位可能要问了:既然元朝的经济发达,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也不错,为什么史家对元朝的评价却不怎么高呢?

    这是不是有什么偏见?

    不,评价不高,跟元朝以武力“入主中原”或者国运较短无关,跟意识形态无关,主要就是因为——元朝的老百姓日子过得不好。

    首先一点,是贫富悬殊,土地集中的情况非常严重。

    元朝的居民身份很不平等,在政治地位上分四等人,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江南人)。这里边的“色目人”是指西域人,因为西域人这个概念包含得太广了,除了回鹘人、西夏人、畏兀尔人这些我们可以想到的之外,还包括了中亚人甚至欧洲人。“色目”的意思,就是“诸色名目”,据说有31种人之多。

    这一二等人里面的蒙古、色目贵族,通过合法的受赐、职田与不合法地巧取豪夺,占有的土地实在太多了。皇帝一次赐给宠臣的土地,往往就是一千顷。

    那时候的寺院也是大地主,动不动就是占地几十万顷。

    土地一集中,佃户(给地主打工的农民)的地位就极为低下。元代的地主能干预佃户的婚姻、能指使佃户的子女干活,还经常把佃户随田转卖。

    在元朝,还有比打工地位更低下的“投下户”和“驱口”,也就是战争俘虏,基本就是主人的财产,没有什么人身自由。

    也有因为交不起租税或因遭遇饥荒,自己为驱口的。

    可以想象得出,这类人的生活,非常悲惨。

    其次是元朝的差役非常重,除了正常的劳役之外,官府还经常征发民夫,担负繁重的修建工程、治河、运输、筑城、为驿站服务等任务,老百姓被迫出工出力,荒废了家业,甚至有被弄到家破人亡的。

    还有就是官员们普遍太跋扈。历朝各代的官员其实都想搞,但多少还有点忌惮言官和监察御史,元朝的官员可不管那个,比较放肆。

    举一个例子来说。

    有证据表明,元代的业很繁盛。马可·波罗曾说,杭州的“其数之多,未敢言也,不但在市场附近此辈例居之处见之,全城之中皆有。衣饰灿丽,香气逼人”。(见《马可·波罗游记》)

    由于太多,所以各地政府还专设了一个低级职务“管勾”,来负责管理。

    元代的诱惑甚多啊!而最容易被诱惑的,是官员。

    据《元典章·兵部》记载: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岭北河南道有一个“管勾”张椿告状说,有个过路住在驿站的“崔局长”(原文如此),写了一个手帖,向张椿索要钱财,还要三名去驿馆伴宿。当天因为夜深了,叫不到,崔局长发了火,竟然把张椿痛扁了一顿。

    张椿还诉苦说,自从他分管以来,不古两个月,来往使臣要提供服务的达88人次,只有4名官员知道名字,其余都不知道名字。在他经办的过程中,据他所知,有32人次陪睡以后,分文未得。

    这个案例一看便知:元代的干部风气,可真是不咋地!

    在元朝,谁能快乐而自由?

    是上层——官僚、地主、高级僧侣。

    他们不明白:这国家就算是你们的,也不能由着性子胡来呀!一个国家,对老百姓的盘剥总还要有一个度,不能让下层人总活在非正常状态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