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钱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四章 这就是第一张牌“购物”(1)(2/2)

    他又说:杭州城内石桥有12万座,桥下可通大船。

    这可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脸往哪儿搁?

    马可·波罗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啊?

    这是700多年的老话题了——没有答案。

    可是,就算他是撒了一点谎,也是合理地夸大,元朝确实是繁华。

    元朝的统治者,从元世祖忽必烈起,就很重视经济。他们从农业这个根本抓起,在中央机构里专门设立了“大司农司”,各地也设立了“劝农司”,经常派农业专家下乡视察指导。

    这个中央的大农业部,还“遍求古今所有农家之书”,编辑了一本农业技术书籍《农桑辑要》,发给各级农业官员使用。

    元朝的中央还设置了“都水监”,地方设有“河渠司”——这就是古代的水利局了。

    不过蒙古人在刚进入中原的时候,对农业可没这么重视,曾经一度想不搞农业!

    草原英雄们还没改掉靠抢掠补充军需的习惯,一下子占了那么多农耕土地,竟然束手无策——再抢吧,这都算是自己的臣民了;不抢吧,吃的、喝的从哪来?

    有个叫别迭的高官就说:“得了这些汉人有什么用?不如斩尽杀绝,空出土地来让草木繁盛,做咱们的牧场。”

    这主意荒谬绝伦,可是很多蒙古高官深以为然。

    幸亏契丹贵族出身的宰相耶律楚材反对,他给元太宗窝阔台出主意说:“可以收税嘛,那不是要什么就有什么!”

    这一言,才解救了千千万万的汉人。

    大元朝的弯子转得很快,从此把农业作为了立国的根本。

    从不会到会,元朝高层也是极聪明的,以至于元朝成了中国古代最善于修建水利工程的一个王朝。

    不过,河里总是淹死会水的,元朝最后也是因为修黄河把天下给丢了的——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那么,元朝有宋朝繁华吗?有!

    ——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否则,怎么可能震慑住马可·波罗这位威尼斯商人?

    我只简单讲几条。

    在咱们的印象中,我国古代的农民除了种稻谷,就是种棉花吧?不对,一直到宋代,棉花的种植地区还仅限于西域、海南、闽广这些边缘地区,是元朝才把棉花向全国推广的。

    咱们在大夏天一天恨不得吃两个才过瘾的西瓜,也是在元朝才广泛种植的。

    元朝的棉花种得多,棉织品也就发达。有个黄道婆大家都应该知道,她把从海南岛黎族人那里学来的先进棉织技术带回了中原,还自己发明了脚踏纺车。

    这也算是小小的技术革命吧,从此元朝的纺织业就搞得红红火火。民间都说,当时仅松江府产的棉布,就够天下人穿衣服用的(松郡棉布,衣被天下)。

    元朝在泉州、宁波、广州三地都设立了“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对商船抽税。那时候的泉州,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港,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有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拔图塔,曾经到过泉州,据他所见,泉州港内停有大船百余艘,小船无数。他说,泉州实可谓全世界唯一的最大港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