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改,情况就有点复杂,我们等到后面再谈。
官府一印纸币就印上了瘾
宋朝的纸币大行其道,当然也不能忽视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跟唐朝的困惑一样:铜太少。
铜矿资源是有限的,开采能力也受限制,可是货币需要量是成倍增长的,两下里就不能成杖。
而且宋代还有一大问题,比唐时还要严重,那就是铜钱外流得很厉害。
北宋时,宋跟辽有大规模的贸易,南宋时,还有发达的海路贸易,这都是铜钱流走的渠道。
周边国家生产力水平低,铸钱能力不强,他们就盯住了宋钱,想拿现成的。
宋朝在边境地区设有外贸市场,叫做“榷场”。从宋太宗时起,先后在宋境内的镇州(今河北正定)、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安肃军(今河北徐水)、广信军(今河北徐水西)等几处设立了榷场。后来和西夏之间,也有榷场。
因为内地缺盐,辽国的盐就通过贸易渠道源源涌入,宋朝的钱也就纷纷流走,这是国家贸易方面。另外还有私人贸易上,辽国人卖给宋朝人牛羊,也弄走了大量铜钱。
南渡之后,宋与金之间也有榷场,情况也是一样。那时金国的商人叫“北界商人”,他们来到南方,声言卖货只收现钱,且允许短陌(不足一贯算一贯)。史书说他们“意在招诱”,也就是弄铜钱来了。
宋朝境内的唯利是图之徒,禁不起这诱惑,见允许短陌,可以占便宜,便大买其货,于是铜钱又源源不断流向金国。
南宋由此闹开了钱荒,朝廷为此伤透了脑筋,曾在淮南、京西和罕等边境地区罢铜钱,只允许商民使用铁钱,布置了一道货币隔离区。
海路贸易也是漏洞之一,尤以广州为甚。南宋曾制定过严厉的刑罚,禁止铜钱从海路外流。
当时规定:只要商人用铜钱买“蕃客”的货,100文以上就定罪。4贯以上判徒刑一年,累积20贯以上黥面(脸上刺字)并处劳役。
广州地方官府还规定,各国商船离港前,必须先报告“转运司”(财政厅),由官员亲自登船检查,不得夹带铜钱出中国界。
但是,山高皇帝远的事,哪里禁得住?金、银、铜、铁各种钱都在外流,就没停止过,以致南宋后期规定:南方的国际贸易实行物物交换,中国商人只能以绢帛、织锦、瓷器、漆器支付,这才稍好了一点。
交子出来后,好多了。这是一大便民措施,一开始确实是促进了商品流通。不仅政府不用愁铜资源紧张了,百姓也轻松了。腰里连一贯钱也不用缠,揣几张纸票就可以上路。
交子好用,官民都乐。后来官府也在邻近四川的陕西、山西和甘肃一带发行,不过都不很成功。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