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历史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1999 企业明星缘何陨落(1)
    1999 企业明星缘何陨落(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使泡沫的投资失误“水落石出”,一些“新兴”企业纷纷折戟沉沙。

    投资80亿元的广州乙烯工程,试产3个月后,至今停产8个多月,每年还贷款利息7.2亿元,每年设备维修费8400万元。据知,广州乙烯是长官意志、“批条”经济的典型,由于项目产量只有11.5万吨,无法形成市场规模,在中国市场经济空前整合之下,也只有“投资失误”。河南两家投资额相加突破150亿的企业,两厂至今已亏损超过50亿元,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设计年产维生素c5000吨的中原制药厂及年产能力为50万吨的中州铝厂,也在劫难逃“投资失误”的惨剧。

    市场经济商战是残酷的,到公元1998年底,中国市场经济逐步开始吹现黄沙,一些“革命”般爆发的“著名”新兴企业开始下沉……

    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珠海“巨人”跌倒了,沈阳“飞龙”失误了,广州“太阳神”没神了,济南“三株”全面亏损,郑州“亚细亚”昙花一现,以3.2亿元人民币“天价”广告制造了12亿中国人神话的“秦池”,销售陷入困境,亏损已成定局……还有“神州”,还有被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排名大陆富豪第13位的卢俊雄以及1993年“广州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度“广州纳税先进单位”的陈展鸿和头上戴着中国足协副主席、广东省足协会长的“名人”刘盈福……

    3.2 亿的“标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