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大学招生收费:是对还是错?(2)(2/2)
“实在不行,我看可以考虑上个免费的军校或师范院校。”我建议说。
“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我那小子也能拿出他的一套理论:有钱的家庭可以花钱买到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毕业后又可以挣到大钱;穷人家的孩子只能上军校和师范,毕业后继续成为‘穷当兵的’和‘穷教书匠’,这是最大的不公。要跳出这种‘马太效应’怪圈,就应当舍得投资!你看,这不是故意给他老子出难题吗?”
同丁老师比起来,北京某军事机关的王中校的经济条件要稍好一些。前些年,夫妻两地分居,工资的大部分交给“铁道部”了。妻子随军后,部队又调整了工资,这两年手头结余了几千块钱。今年新分了一套3居室的房子。本来王中校想把房子好好装修一番,可是当他得知大学招生收费的消息后,放弃了装修房子的念头,把刚刚取出的钱又如数存入了银行,作为孩子上大学的资本。
贫困地区的农民子弟在重点大学门前徘徊
如果说丁老师家对孩子报不报交费的重点大学还有些犹豫的话,那么对许多贫困乡村的农民子弟来说,只能是“望校兴叹”了。
湖南省桃源县泥窝潭乡农民李原的爱女李莉是县中学品学兼优的学生,在高考来临前,李莉执意舀考北京的名牌大学。
父亲没有直接否定爱女的选择,而是认真地给女儿算了这样一笔帐:全家5口人,承包耕地7亩,全年总产粮食5600公斤,留口粮1500公斤,余粮4100公斤,按当地收购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