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大学招生收费:是对还是错?(1)
1994:
大学收费与通货膨胀
从这年起,北大、清华等37所高等院校将向每名新生每年收费1000至1500元。有人说这是高校招生的改革新举措,是补充学校经费不足的重要措施;有人说,交钱选个好学校、好专业,划得来;有人说,这是把贫困家庭的子女排斥在大学校门外……
大学招生收费:是对还是错?
一项被称为大学招生“并轨”的改革新举措,今年将在以国家教委直属高校为主体的37所大学率先实施。所谓“并轨”,就是取消“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区别,实行一个收费标准,一个最低控制分数线,并逐步由“双包”(包费用、包分配)向“双自”(自费上学、自谋职业)过渡。据有关方面透露,国家教委直属的北大、清华等37所高等院校的新生收费标准是:每人每学年收费1000~1500元,也就是说,四年大学学费需要4000~6000元。再加上学生每月消费100~150元左右,家庭供养一个大学毕业生,需要花费1万多元。
考生家长沸沸扬扬话“收费”
大学招生收费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本来就不平静的高校招生这个风波迭起的池塘,掀起了一阵阵波澜。其中理解的有之,叫好的有之,沉默的有之,持批评态度的也不乏其人。
一些农民说:“国家经济发展了,为什么反而没有钱培养大学生了?”
浙江省东阳县是着名的才子之乡,历年高考都有一大批工农子弟步入全国着名的高等学府,如今仅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就不下数百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