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潘重规:《红学六十年》页1,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2)《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194。
(3)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一粟编:《红楼梦卷》第一册页319。
(4)《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80。
(5)《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81。
(6)《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75。
(7)《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118。
(8)《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86。
(9)《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108。
(10)顾颉刚:《〈红楼梦辨〉序》,《俞平伯论红楼梦》上75。
(11《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116。
(12)《俞平伯论红楼梦》页
(13)《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140。
(14)《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192。
(15)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六版自序,《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第三辑。
(16)蔡元培:《〈红楼梦本事辨正〉序》,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辨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
(17)《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377。
(18)顾颉刚:《古史辩自序》,《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73辑录。
(19)顾颉刚:《红楼梦辨序》,《俞平伯论红楼梦》页79。
(20)熊十力:《纪念北大五十周年并为林宰平先生祝嘏》,《十力语要初续》,台北:乐天出版社,1973年。
(21)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存》卷三,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年。
(22)《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289。
(23)《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292 293。
(24)《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290。
(25)《胡适口述自传》页230,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
(26)余英时:《眼前无路想回头》,《海外红学论集》页70。
(27)余英时:《眼前无路想回头》,《海外红学论集》页76─77。
(28)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胡适文存》卷一。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年。
(29)余英时:《眼前无路想回头》,《海外红学论集》页85。
(30)牟宗三:《红楼梦悲剧之演成》,《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三辑。
(31)胡适:《丁文江传》页74,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
(32)《胡适口述自传》页187─188。
(33)《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231。
(34)参见杰费逊等著:《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第一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35)《俞平伯论红楼梦》页341 349。
(36)《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117。
(37)《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117 118。
(38)《胡适红楼梦研究论文全编》页140。
(39)《俞平伯论红楼梦》页21。
(40)《俞平伯论红楼梦》页360。
(41)《俞平伯论红楼梦》页333。
(42)黄乃秋:《评胡适的〈红楼梦考证〉》,《红楼梦研究资料选辑》第三辑。
(43)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科学与人生观》页10,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44)严复:《论教育书》,引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
页113,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
(45)胡适:《论国故学》,《胡适文存》卷二,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
(46)参见陈晋:《文人》页324 32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47)陈徒手:《人有病 天知否》页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48)引自龚育之等:《红学一家言》,《的读书生活》。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50)引自陈晋:《文人》 页329 330。 (51)引自陈徒手:《人有病 天知否》页2。
(52)参见陈徒手:《人有病 天知否》页6。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