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她能“风尘”,虽违心愿,终究不屈不阿。在此,要正解“风尘”“”,不要上了妄人胡言乱语的大当。
什么是“风尘”?常言道是“风尘仆仆”,乃是离乡背井、漂泊征途的意思,指的是风雨尘沙的辛苦。引申之义,凡人在不得意、不得志,身在困境、逆境中,都可说是在风尘中(未获应得的环境地位)。所以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是说他贫居破庙,尚未“发迹”。古代“风尘三侠”的佳话,李靖、虬髯公、红拂女,三人在“风尘”中结为义侠之盟。李白咏书圣王右军,也说“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例多难以尽举。可见这一词义,并非贬语,而是叹惜同情的表示。
至于“”读音是kàngzǎng,是坚贞不屈、正直抗争的意思,更是一个很高的评价。无奈有人竟把它当成了今天简化字的“肮脏”,变成了秽污不堪的形容语。于是,他们硬说妙玉结局是当妓女!
这已经不再是“语文训诂学”的事了,是头脑精神境界的问题——高鹗伪续为了糟蹋妙玉,说什么“走火入魔”,被贱人“强奸”了!已然令人作呕,令人愤怒。谁知“后来居上”,说她当妓女,又“胜”高鹗一等!世上怪事处处有,无如“红学专家”怪事多。真是无话可说——说起来都打心里作恶,难以忍受。
其实,“风尘”四字连文,也见于李白诗;雪芹令祖楝亭诗里也用过。雪芹用之于妙师,是说没有屈服于恶势力和坏人。虽陷污泥,质仍美玉,纯净无瑕。那些王孙公子发生妄想,也只是徒劳心计。
妙玉乃全书中最奇的女子,是雪芹的奇笔写照。后来《老残游记》写奇尼逸云,即有意学芹而有所发展。
《红楼梦》中的“葳蕤”怎么讲?
本人主编、晁继周副主编的《红楼梦词典》一书(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对此一词早有注解,全文云:
葳蕤(weīruī)①形容人委靡不振,提不起精神来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传》“纷纷葳蕤”。索隐云:“胡广曰:‘葳蕤,委顿也。’”[例一]袭人道:“你出去了就好了。只管这么葳蕤,越发心里烦腻。”[例二]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比较:例一“葳蕤”旧行本作“委琐”;例二“葳葳蕤蕤”旧行本作“委委琐琐”。②花草繁茂的样子。[例]籍葳蕤而成坛畸兮,擎莲焰以烛兰膏耶?
可见“葳蕤”本义即有“委顿”一义,而雪芹博通汉赋(有它例可证,今不多及),并非错用,也不是以音同音近而错用(不知本字而姑且记音的办法)。
我们的词典也已指出:早年劣本子不懂雪芹的文笔词义,将此词妄改为“委琐”,自以为比雪芹更高明了。类似这种妄改的例子还很多,所以《红楼梦》的版本是不能不考求的,现在还有人以为研究版本是多余的事,甚至认为这很讨厌,就是不大了解《红楼梦》版本的复杂情况:清代一些自作聪明的文士往往提笔乱改曹雪芹的原文真笔。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