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现在想强调的是。孙温的这个套画也确实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
据刘广堂先生介绍,孙温的套画为推蓬装,共24册,其中一册空白,其余23册各有画面10开,总计230开,绢本,画心纵43.3厘米,横76.5厘米,浅蓝色花绫镶边,米黄色洒金绢包木板封面,画册无题签、无题跋,1959年7月,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拨交旅顺博物馆收藏,此前的流传经过不详。孙温自己并没有称所绘为《全本红楼梦》,作家出版社现在以此作为书名,似欠考虑。首先,在全套画无题名的情况下,却在第一册首开上粘有一张签条,上面楷书写明是“石头记大观园全景”,可见孙温虽然依据是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作画,但他更宁愿把此书称作《石头记》。作家出版社的这个印本如果名为《孙温·石头记套画》可能更合适一些。
孙温为什么要强调《石头记》这个书名?在他开始作这套画的时候,《红楼梦》、《金玉缘》的叫法甚嚣尘上,甲戌本、庚辰本等《石头记》古本还没有被公诸社会呢。这就值得探究。
另外,这套画虽然有230幅之巨,但明明白白地缺少后四十回中的六回,并不全,无论后四十回是原作还是续作,这样一套画都不好叫作《全本红楼梦》。刘广堂先生介绍,所缺少的六回10开是一本空白画册,其规格形式、装裱材料以及每册所含开数等均与另外23册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画心”非绢本,而是采用与绢本“画心”颜色相近的空白纸来替代。他认为“缺失的10开画面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没有画,二是画了后来又因故缺失了”,他的判断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而我经过推敲,却与周汝昌先生的看法相同,那就是作者故意不画。从这套画保存的完好度上看,不像是屡经转手,画上除了画家本人的签名或印章,并无任何显示出他人鉴赏、收藏或转让、出售的痕迹,试想,如果有人在欣赏了这套图画后打算贪污或偷盗掉其中一册,他怎么会那么多美丽温馨的画面都不要,专去要那“锦衣军查抄宁国府”一类的败丧画面呢?退一万步说,他偏就是那么样地有怪癖,想单要那一册,那他彻底拿走就是,又何必单把绢画揭下,换上白纸,并且星渣痕迹不露呢?很显然,是作画者不忍去画那样一些场景,他对画那几回的内容,存在心理障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