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望月-刘心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霜前月下谁家种(2)
    这就更值得探究了。这孙温究竟是个什么人?书里贾家被抄,他为什么不忍去画?

    画这样一套画,按常理,可能有以下几种目的:一是有人订货;二是在无人订货的情况下自己画出来上市;三是非卖出的目的。作为非卖品又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为知音而作;二是纯粹为自己(包括家族,以为永久纪念)而作。

    我们无妨分析一下:若是孙温此画是有人向他订购,那么,他无论如何不能用那么长的时间来画,特别是他画此画的那些个年代,国难当头,社会动荡,世道白云苍狗,人生离多聚少,哪位主顾能用三十八年的时间来等他完卷付款收藏呢?如果孙温果然是丰润画坊的画师,甚或自己也成了个坊主,那他必须靠卖画来维系生机、生意,即使在没有人订购的情况下画《红楼梦》,无论是单幅的还是连环性的,都只能是很快地画出来上市,哪里能近四十年都还在绘制中呢?

    孙温所绘制的这套画,显然是非卖品。如果他是靠画画维生,那么他所售卖的应该是另外的画。这套画不是为谋生而作的。他是为知音而作么?如果他拿给知音鉴赏过,或者画讫赠予了知音,那么,根据那个时代的风俗,知音就肯定要在画幅上留下一些痕迹,或序跋,或题诗,或钤章,甚至直接写下自己的名字雅号,像曹雪芹爷爷曹寅的《楝亭图》,那上面就有着多么丰富的题署唱和呀。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套画却清爽如处子,可以推断,它在被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收购或征集前,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它很可能是孙氏的私家画,直到上世纪50年代社会巨变的情势下,才离私归公。

    于是我们只能有这样一个结论:孙温的这套画,是他为自己而画的。当然,如果他只是《石头记》的一个狂热的爱好者,也可能在那样动荡的岁月里,“霜前月下”地坚持这样一项创作。但现在细览他的画幅,我们却有理由这样去追索:他可能与这部伟著的作者,有更微妙的一层隐秘关系。这是一套有着隐秘的创作动机的画作,对此我们不应该放弃必要的探究。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