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望月-刘心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5)(2/2)
    然后有一段是写乾隆二年的生活。贾家就开始出现很多不祥的征兆。然后,到八十回快结束的时候就写到了乾隆三年的情况。那么“三春去后”,在乾隆四年发生了什么事?发生了“弘皙逆案”。弘皙是谁?弘皙是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废太子年纪很大,因为他是老二,康熙活得很久,生的子女非常多,康熙是眼看着这弘皙长大的。康熙不但喜欢胤礽,也喜欢他这个孙子,非常喜欢。弘皙的父亲经历了两次被立为太子,两次被废掉,内心会怎么想?他开始隐忍不发,但是到了乾隆四年,三春过后,弘皙就发起了一次对乾隆权力的大冲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弘皙逆案”。乾隆快刀斩乱麻地了结了这个逆案,扑灭了他们这次政变阴谋。而且乾隆聪明在哪里?他扑灭以后,不向社会公布,消灭了所有重要档案,现在清史档案馆里查不到。但是留下很多蛛丝马迹。这就是有名的“弘皙逆案”。因此,我们在《红楼梦》中就发现有一回,第四十回,这一回写他们打牙牌,“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很多读者读到这里很烦,觉得这有什么意思呀?我又不会打牙牌。他们在干吗呢?是在传达很重要的信息。“三宣牙牌令”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牌令,比如史湘云说“双悬日月照乾坤”。什么叫“双悬日月”呀?就是有两个政治中心,两个司令部呀。这本来是李白的诗。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匆忙地往巴蜀逃跑。半路上由于三军哗变,不得不把杨国忠他们杀了,不得不让杨贵妃自尽。而这个时候,他的儿子肃宗,在另外一个地方,就自己宣布即位了,他也不得不让出这个位子。这是一个很混乱的政治局面,叫“双悬日月照乾坤”。《红楼梦》就用了很多这样的笔墨来向读者暗示他所写的那个时代,是乾隆元年到三年,八十回后将写到乾隆四年,也就是三春去后的情况,写到四春。所以“双悬日月照乾坤”是很紧张的政治局面,还有“御园却被鸟衔出”,紧张不紧张呀。不止一句呀,薛宝钗的牙牌令是“处处风波处处愁”,从此曹家的命运又摇摆不定了。林黛玉的牙牌令是“双瞻玉座引朝仪”,“双瞻玉座”,政治局面动不动都成双了。而且你看七十六回,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然后妙玉也出来,把诗续全。这里面有些句子,在有些抄本里没有,有的里面就有,最重要的有这么几句,叫作“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这很奇怪,什么叫“犯斗”呀?一个星斗侵犯另一个星斗叫“犯斗”,这不就讲的是最高权力斗争么?“乘槎待帝孙”很多人这时候看准方向,进行政治投资,曹家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太子这一派,选择太子党,所以“乘槎待帝孙”,“帝孙”明白无误,就是皇帝的孙子。有人说“帝孙”的典故说的是牛郎织女的织女,“帝孙”从道教上讲,说的是织女。但从字面意思上讲,也就是康熙的孙子,康熙的孙子就是弘皙。有人说,你说得太牵强了,康熙儿子那么多,孙子就更多了。我不引别人的话,我现在引乾隆的话。乾隆后来怎么说弘皙呀?这可是现在史书记载下来的,乾隆说:“自以为旧日东宫之嫡子,居心甚不可问!”乾隆都形容他为帝孙,是他最大的政治威胁。而且乾隆特别伤心在哪里?就是参与弘皙谋反的,不但不服他父亲当皇帝,而且还不服他当皇帝。这里不但有废太子弘皙,竟然还有他父亲最信任的几个亲王本人及他们的儿女。在皇族里面这些人也认为雍正不是正经的“日”,认为弘皙是正经的“月”。这时候,我们回想第一回里,贾雨村忽然吟出的诗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就觉得惊心动魄了。宣告一个紧张的政治形势,这个“月”就要出来了。《红楼梦》就是在这个日月争斗的大前提下,展开了一个家族的命运。所以,秦可卿这个人物的原型是弘皙的一个妹妹,是胤礽的一个女儿。或者是在早年两家相好时就送进曹家当了童养媳,或者是生出来后未及在宗人府登记,就以小官员抱养女儿的身份寄养在曹家。曹雪芹就是根据这样的生活的原始资料升华为艺术形象,来营造他悲剧情节的大气氛,架构他悲剧艺术结构的大格局。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我不能讲得非常之细。但就我勾勒出的这些蛛丝马迹,你也应该产生兴趣,产生探究的兴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