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章 初(六)
    腆着有些微微福的肚子杜规走在去往专门接待各国海商驿站的路上。他的步伐不快或者说刻意放的很慢。几个贴身侍卫知道杜大人有边走路边想事情的习惯远远地跟在他身后面。

    对自己目前的身份杜规很满足。所以他倾尽全力地去为大都督府的近一步展而效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眼中容不得任何一点对大都督府不利或不满的举动与文天祥的热忱和刘子俊的严格不同杜规的生意人出身决定了他思考问题的角度。

    生意人讲究讨价还价不怕人给自己的货物挑毛病大多时候挑毛病最厉害的那个往往是一个真心想出钱的买家。他嚷嚷的声音大只是为了最后和你讨价还价时占些上风而已。

    叶旭、李麟、张奇龄等死硬的御史在杜规眼中不过是讨价还价者甭看他们现在叫嚷得欢等他们真正认识到了新政的好处或切身享受到了新政的好处将立刻转变为新政的鼓吹者和全力支持者甚至有可能比他们现在捍卫传统还卖命。

    同样在杜规眼里新政也并非完美到不可挑剔的地步。无论是《临时约法》和大都督府现在的很多措施在执行过程中都有这样那样的偏差。但杜规不打算跳起来挑毛病他认为挑毛病的事情容易无论是给大宋的传统制度还是给现在的新政挑长眼睛的人都能找出其一大堆不足来。但大家毕竟是大宋百姓心中最希望的是振兴这个国家而不是毁灭这个国家。所以与其给新政挑一万条毛病出来不如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或想出一个改进方案。

    想改进方案那是文天祥和陈龙复这种大智者的责任。而踏踏实实以实际行动修补完善这个制度辅佐新政从起步走到强大杜规认为自己责无旁贷。

    用自己擅长的一方面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讨价还价杜规愿意为了大都督府为了新政和文天祥与各种人讨价还价。他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也不在乎谈判的对方是佛前童子还是地狱妖魔。

    被软禁在通商馆驿把角处一个小院子里的高丽商人显然不是恶魔。地狱里的恶魔也不会像他们一样没皮脸。远远地看见有官员向自己这边靠近两个带队的使节不顾士兵们的拦阻全力冲向大门边与监护自己的士兵撕打边扯开嗓子大喊道:“冤枉啊大人我们冤枉啊!”

    福州开港后对过往各国海商接待都很优厚。这家靠近闹市的驿站就是专门安排海商们居住的地方。房租公道内部设施也完善。破虏军士兵很少进入里面更甭说专门辟出院子关人了。所以几个高丽商人误打误壮创造了很多福州“第一”。住在附近院落的商人的目光早就被他们所吸引听到喊冤声纷纷走出来看热闹。

    ‘冤枉?你道本官是问案的么。即便是问案的谁敢问丞相府的公事?’杜规被几个高丽商人的古怪举止逗笑了摆摆手吩咐士兵们把他们放开然后以非常和气的口吻问道:“几位客商从何处而来有什么冤枉?为什么不去衙门告状反而在本官面前喊冤。难道你看不出来本官的职责不是问案么?”

    “哄!”周围的看客都笑出声来。平素出入海关众人总是能看到杜规的身影知道他是主管大宋对外商贸的第一人也知道这位杜大人待人素来亲厚。几个高丽人主管商务的大人面前喊冤难道不是肚子疼拜阎王爷烧香烧错了衙门么?

    “我我们不是真冤枉不不我们是冤枉。此冤枉不是彼冤枉我们……”从周围看客善意的笑声中几个高丽人知道自己又犯了错迷迷乎乎地看看杜规的官袍结结巴巴地解释道“我们我们是说我们受了委屈误会对是误会!”

    “就你们这样子没法让人不误会!”周围的几个不明国籍的海商操着流利的汉语奚落。汉话都说不利落就想来福州做生意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高丽人有“冲劲儿”。

    “什么误会你且慢慢说!看看本官有什么能帮忙的!”杜规客气地说道。凭借几句话他基本已经认定了这几个高丽人不是真正的商人。真正的商人不会连对方底细毫无了解就一头撞上去。

    这也让杜规心内松了口气起码得罪这些高丽人不会给大宋造成什么实际威胁。

    “我们带了一船珍宝前来堪合不交易不不前来朝贡。不知言语间怎么得罪了文大人他就把我们轰了出来。交易不成我们做不了买卖无所谓影响了两国的关系那那可大大不妙大大不妙。烦劳这位大人回禀文丞相一声就说我们还有要事和他商量请他再见我们一见!”两个使节见杜规说话客气瞬间又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话语渐渐不着边际。

    “早知这样多关他们几天好了!”杜规心里暗自骂道。脸上依然带着几分笑眯眯的样子说道:“几位不用去见文大人本官负责大都督府对外贸易有什么话直接跟本官说好了!”

    “你能做得了主?”两个使节瞪大眼睛不相信地问。

    “他是海关总长杜大人户部尚书!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吧!”周围看热闹的海商不屑地数落。心中暗骂两个高丽商人有眼无珠。

    有心给往来海商们留下大宋官府处事公道的好印象杜规客气地回答:“本官当然可以作主。你们带了什么珍宝能否拿出几件样品来让诸位同行估个价。如果真的值得交易我愿意为你等斡旋。至于其他要事咱们先把交易的事情理清楚了慢慢再说不迟!”

    “杜大人别理睬他们打出去算了。这两个家伙肯定是骗子。做生意哪有他们这样子的还交易呢连规矩都不懂!”围观者中终于有人按耐不住跳出来给杜规帮忙。

    “对这伙人肯定是骗子杜大人小心些。”海商们纷纷附和。从几个高丽人的举止和说话的语态上他们也感到了蹊跷。纷纷出言提醒杜规小心防止这几个高丽人抱着什么不可告人目的。

    “不妨诸位可在旁作个见证。我大宋对于真心前来做生意的一向以礼相待。对于那些成心捣乱的也不会客气!”杜规笑嘻嘻地做了个罗圈揖说道。

    围观者见他丝毫没有官威甚觉受用纷纷还礼笑着回答:“那我等就在旁边看着帮大人揭穿这些家伙!”

    说话间高丽使节的从属已经将货样取来十几个漆得铮亮的木盒子看上去甚为精致。正使宋桐下令打开木盒露出里边蓝丝绸包裹。打开一层层漂亮华贵的包裹入眼的是几把镶嵌着松石、玳瑁、水晶、珍珠的黑色鱼皮刀鞘。刀鞘上的宝石虽然质量参差大小不一但摆放的非常繁杂隐隐约约居然把长刀衬托出几分贵重意味道来。

    “日本唐刀!”几个识货的海商惊诧地叫嚷。大宋境内铁矿质量差所以日本制唐刀特别是用玉钢打造的日本唐刀前几年在市面上甚受欢迎。一把随船而来的普通唐刀亦能卖到四千文铜钱若是名家锻造则着实能称得上珍宝。(酒徒注:宋人喜爱日本刀欧阳修曾写诗赞颂)

    但制造一把这样的刀颇为不易玉钢乃是用木炭低温炼制成品率低质量也不易控制。通常需要一年半时间才能打出一把好刀来。所以日本唐刀价格高收藏价值大于实用。尽几年随着邵武钢的面世日本刀已经渐渐被挤出了福州市面。

    眼下几个高丽人随便就搬出十几把日本刀来并且妆饰的如此花哨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众人均未像文忠一样经历过后世之痛对日本刀好感颇深。指指点点低声计算起来。如果真如高丽人所说他们带了一大批名家打造的日本刀来这批货物着实价值不菲。

    两个高丽使节见吸引的众人目光自觉很有面子将一把刀从鞘中少少拔出部分尽量远离杜规放下然后毫不谦虚的说道:“这不是日本货是我们高丽货天下最好的刀具。我们来这里带了五百把刀就是为了换一艘帆船!”

    “高丽货?”商人们立刻变了脸色。高丽货向来以华而不实著称如果五百把日本名刀的话的确有换艘小小的新式海船的价值。但如果是高丽货恐怕连个桅杆都换不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