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章 虎啸 (六)
    “温州大捷萧明哲将军击毙新附军悍将韩国用然后放弃温州!”

    “青田大捷杀敌四千余人。我军正在缓慢与敌军脱离接触!”

    “汀洲告急灵洞山一带防线被敌军突破陶将军率领第八标退过荣阳水正在荣阳河东岸构筑构筑新的防线!”

    “宁都方向现敌军北元大将合拉欢率蒙古军三千余人前日向宁化方向逼近前锋已经抵达石城…”

    “广南东路急报许夫人和张元将军在罗浮山一带与张弘范的兵马相遇。援救行动受阻无法按原计划向前推进!”

    “广南东路急报江淮军在清远遇阻与元军激战一昼夜后未能攻破敌军防线偏将军周德英战没!”

    ……

    一群参谋忙碌着根据各地接踵而来的战报在议事厅中央的地图上用彩笔标出最新形势。每涂上一笔广南东路的形势就紧张一分。每紧张一分文天祥的眉头看上去就深邃一层。

    帘外暴雨如注。

    仿佛有人在天地间开了一道口子将风和雨一并放了出来。大河小河涨满了水连城外素来以宁静著称的闽江波涛也卷起一丈多高。仿佛不远处的大海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水一切都要倒着灌回来。

    风雨和波涛之声冷却不了焦虑的心情。尽管所有人说话时都压低的声音尽管所有人走路时都放慢了脚步。但争论时比比划划的手势还有角旗在沙盘上移动的痕迹看上去依然让人心里急欲抓狂。

    无声的压力比有声的风雷更容易令人窒息。

    到此时参谋们不得不承认张弘范是个杰出的帅才他的用兵本事实在与大伙不在一个层次上。沙盘上广南东路的战局复盘与推演简直是在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参谋们到底什么是兵之诡道。

    张弘范这一拳打得重打得令人头脑清醒。

    从张弘范一入江南西路开始破虏军就已经落入了人家的算计当中。

    深谙兵家三味的张弘范知道文天祥会在江南西路安排下密密的眼线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所以他充分利用了自己这一点劣势。故意把破虏军的老对手李恒的旗号隐藏起来。

    破虏军的细作和大都督府的所有人果然被这元军这一反常举动所迷惑。当他们将注意力都放在追查李恒的动向上时张弘范自己带兵悄悄绕向了广南西路。

    破虏军的情报机构确认了李恒就在信丰大营中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谁也没料到这是张弘范故意在误导他们。等情报机构根据往来线索分析出元军有可能在玩声东击西的诡计的时候张弘范的战旗已经插到了藤州城墙上。

    由于张世杰的整军动作太急太过生硬。导致追随行朝的地方豪强们对自己的前途感动彻底绝望。从中嗅到蛛丝马迹的张弘范果断地采取了打击和安抚的双重手段广州外围的防线顷刻间雪崩瓦解。

    崖山的屏障藤、高、恩、新四州一失张世杰将军布置在梅关和韶关的防线也立刻失去了意义。顾及朝廷的安危江淮军主力不得不星夜回援广州。江淮军主力的撤离造成韶关前线防卫空虚。善于捕捉战机的李恒趁机破关而入整个广南战局瞬间急转直下。

    张世杰心忧朝廷回军度过快。冒着瓢泼大雨依然每日行军一百余里人困马乏战斗力急剧下降。整顿了叛军兵马的张弘范果断分兵迎击。双方在清远激战在火炮等攻坚武器全部被丢弃的情况下疲惫到极点的江淮劲旅无力突破元军设置的重重防线。

    广州东侧许夫人得到朝廷危急的消息匆匆起兵相救。兵马却被敌军阻挡在罗浮山下。

    设在崖山的行朝危在旦夕。

    隐隐地有马蹄声自远处传来风雨中声声敲得人心碎。

    “据线报广州失守凌震将军退守东西熊州和香山岛(注现在的中山宋代中山、珠海和澳门都在一个岛上)广州水师统领黄景耀撤离不及被张弘范迫降!”一个浑身湿得像从水中捞出来般的斥候翻身下马高举着绸卷大喊道。

    雨大风急。虫蚂师的飞鸽都无法放出。前线各地和安插在各地细作辗转送来的消息全凭破虏军设在各地的驿站来传递。好在年前丞相府从北方用钢弩换了很多良马才能保证消息的及时与准确。

    参谋们将军们纷纷抬起头向文天祥望去。

    平素谈笑如风的福建大都督文天祥如同换了个人般脸色铁青手里握着支调动兵马的令箭几度举起来几度又放回了原处。

    此刻从参谋部门描绘出来的局势图上来看崖山仿佛一颗磁石敌我双方全部力量全部被这个南北纵横三十余里东南控海南北皆港的海岛所吸引。张弘范指挥本部和叛军的兵马紧紧锁住新会、广州、增城、东莞一线仿佛一头猛虎张开了大口随时会将崖山行朝吞入腹内。而张世杰和许夫人的兵马就像剪刀的双刃砍向了广州。只要刃口一会合张弘范的军队就会被剪成数段万劫不复。

    在张世杰的背后却是李恒和张弘正带领的三十万大军洪流一样冲了下来。只要十天之内张世杰将军不能突破张弘范布置的防线。五万江淮军就会被元军层层包裹起来。在缺乏粮草和军械补充的情况下江淮劲卒再英勇也挡不住敌军的轮番攻击。

    你中由我我中有你。元军、宋军、宋军、元军各路兵马以崖山为中心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哪路对战机的捕捉稍慢哪路将被卷入水底。

    雷声滚滚冥冥中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催促着他出兵火出兵。加入这个战团将北元三十万大军一举全歼。

    雨声切切耳畔亦仿佛有一个冷静的谋士在告诫他谨慎谨慎。张弘范既然能布下这么大一个局就有控制局势的把握。仓猝决定也许非但救不得行朝还要把破虏军刚刚建立基业赔进去。

    如果还是像江南西路会战之前一样没有大规模战役的组织和指挥经验。也许此刻文天祥会果断地下令留在福建的破虏军全军出动。然而此刻他却已经不是当年哪个满腹豪情的文天祥。三年多的实战让他学会了太多的东西。学会了正视敌军的力量也学会了正视自己。

    与前两次贸然进攻落入破虏军圈套的页特密实和索都不同李恒和张弘范是有备而来。雨季没结束之前破虏军对遭遇元军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破虏军除了训练有素外百战百胜的三项至宝依次为火炮、手雷和破虏弓。

    张弘范选择在这两个月作战就是为了利用天气湿潮宋军所配备的火炮和手雷无法挥威力的机会。

    而眼下破虏弓的优势也被张弘范组织的射声军所压制。

    根据这几天前线送来的情报元军中出现了打着射声军旗号的专门用来进行远程射击的弓箭队。所用武器都是远程强弓对宋军的威胁极大。

    情报表明射声军是张弘范充分利用北元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了军中所有射箭高手和名弓组建。可以说是专门瞄着破虏弓射不够快的缺点而组建的。

    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时间越长越难控制瞄准的稳定。对于生活在长江以南的宋人而言体力和臂长决定了他们之中很难出现能拉开长弓射中二百步之外目标的神箭手。大宋朝对军械制造的长期忽视和造弓流程的复杂也使射程达到三百步之外的名弓成为不可多得的宝物。所以射前不用浪费体力开弓的钢弩才能在最近的战争中脱颖而出。

    但对于北元来说这两个弱项都不难克服。蒙古军和北方汉军之中弓箭手的名额一直占到六成左右从中反复筛选优中选优去除命中的准确度要求外能拉开强弓把箭射到二百步以上的士兵每个万人队中都能找出百余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