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水浒评论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宋江和高俅是一丘之貉(2/2)

    在地主阶级内部的斗争中,宋江一派尽管用尽“权谋”,机关算尽,仍然是连连败阵;而高俅一派则穷追猛打,步步紧逼。宋江“杀惜”以后,流配江州,由胸怀“凌云志”的“刀笔吏”,变成了“贼配军”,向上爬的路被堵死了。他满腹牢骚,“一时间酒后狂言”,浔阳楼误题“反诗”,又被高俅一派抓住,大作文章,定成死罪。至此,不仅他的由“刀笔小吏”逐级升迁的希望完全破灭,连性命也保不住了,“不由宋江不上梁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宋江才不得不选择了公开投靠农民起义军这条道路。

    宋江上了梁山之后,地主阶级的反动立场并没有丝毫改变。他上山不是为了革命,不是为了被压迫农民的利益,而是为了从内部搞垮农民起义,维护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也是为了把起义军当作一种资本,向封建统治阶级当权派讨价还价,换取高官厚禄。这就决定了宋江一伙在起义军中必然推行一条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最后接受招安的投降主义路线。宋江一伙反贪官,不是因为贪官压迫剥削人民,而是因为他们“欺君”“乱国”,因为他们把自己一派逼得“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漂蓬江海”,不能实现“尽忠报国”的“凌云志”。他们反贪官,不过是为了“忠君”,为了日后“官爵升迁”,博得个“青史留名”,“封妻荫子”而已。

    “功名未上凌烟阁,身体先登聚义厅”;“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这就是宋江一派在同高俅一派斗争中落荒之后,找到的一条曲线求官之路。鲁迅先生曾经提醒人们:“貌似‘民魂’的,有时仍不免为‘官魂’,这是鉴别魂灵者所应该十分注意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仔细鉴别宋江一派的“魂灵”,可以清楚地看出,宋江一派上梁山“造反”,貌似“民魂”,实质上他们上山是为下山,下山是为求官,去“顺天”、“护国”,“报效朝廷”,乃是货真价实的地主阶级“官魂”。

    宋江和高俅作为地主阶级内部的两个派别,尽管他们之间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斗争,但是他们都属于地主阶级,都死心塌地地站在拥护封建所有制和以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政权的立场上,不遗余力地去破坏和消灭危及地主阶级统治的农民起义。在这方面,他们从来就是一致的,这是他们共同的反动阶级本性的表现。然而,正是在这个基本问题上,《水浒》这部书作了根本的歪曲。

    宋江和高俅的斗争,本来是地主阶级内部饿狗饱狗之间的一场斗争。《水浒》却把这场斗争表现为“忠臣”和“奸臣”的斗争,并且把农民起义军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纳入到这种所谓“忠臣”和“奸臣”的斗争中来,加以歪曲。《水浒》一开始就写高俅的奸诈阴险,“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而宋江则是“仁义礼智信皆备”,全忠全义,至仁至孝,自称“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作者处处突出这种“忠”与“奸”的斗争,说“奸邪到底困忠良”,对宋江一派的所谓“忠义”极尽美化歌颂之能事,对他们的失势深表惋惜和同情,以此掩盖宋江和高俅的共同阶级本质,抹杀宋江与农民起义军之间的根本对立,调和阶级矛盾,掩盖宋江一派作为地主阶级代表的反动立场和丑恶面目。其实,宋江一派的所谓“忠”,只是忠于封建阶级的最高代表——皇帝,只是忠实地做地主阶级的鹰犬,维护封建国家的利益。这一点是他们同高俅一派共同的阶级本性。从本质上看,宋江和高俅是一家人,在骨子里是完全一致的。试看高俅被梁山起义军俘获以后宋江的那副丑态:他一见高俅解到,便“慌忙下堂扶住”,“纳头便拜,口称死罪”,说什么“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铭心,誓图死报。”如此等等。这不清楚地表明他们完全是“一家人”吗?!指对方为“奸佞”,称自己是“忠良”,这历来是地主阶级内部各派之间进行斗争时惯用的手法。宋江一派竭力以“忠义”相标榜,恰恰证明他们不过是孔孟之流的巧伪人,很懂得“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罢了。

    对农民革命运动,宋江和高俅都充满了仇恨,这也是他们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然而,《水浒》对这一点也作了根本的歪曲。作品仅仅把高俅一派写成农民革命的对头,只是由于他们的胡作非为、敲榨勒索,逼得人们纷纷投奔梁山;而另一方面却把宋江一派描写成“济人贫苦,zhōu@②人之急,扶人之困”的“及时雨”。似乎一方是吃人的豺狼,一方是人民的“救星”;一方是革命的死敌,一方是起义的领袖和英雄。然而事实上,宋江和高俅一样,他们都是农民革命运动的凶恶敌人。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是地主阶级招降政策的产物,宋江一伙投降派实际上是混入农民起义队伍内部实行地主阶级政策的地主阶级分子。比起高俅一派来,他们更阴险,更狡猾,更富于欺骗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正是由于宋江一伙推行投降主义路线,把梁山起义军引上了接受招安的道路,终于葬送了梁山的革命事业。于是,宋江一派和高俅一派就公开合流了。在共同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他们更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紧密配合,互相救援。在镇压王庆起义时,宋江帮助蔡攸、童贯解了鲁州、襄州之围;宋江打方腊,正当被农民起义军打得狼狈不堪的时候,皇帝又派童贯,“亲赍赏赐”,带了大将前来助阵。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宋江和高俅完全是一丘之貉,他们都是以皇帝为头子的地主阶级的忠实爪牙和奴才。

    指出:“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在封建社会里,正是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水浒》这部书里,作者用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来掩盖、抹杀和偷换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根本矛盾和斗争,这是对历史的根本歪曲。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评论《水浒》,认清宋江一派和高俅一派在阶级本质上的一致性,认清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反动阶级实质,划清革命阶级与反动阶级的界限。这对于我们批判修正主义,批判投降主义,反修防修,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一下加2厶平行,下加一,下加日,右加戈@②原字贝加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