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水浒评论选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枷锁·“法度”·奴才
    朱肖鼎 (1975.09.20)

    《水浒》这部书,为了鼓吹投降主义,用浓笔酣墨精心刻画了一个叛卖农民革命事业的投降派典型宋江。那怕在一件看来是小小的“道具”上,也不轻易放过,可谓煞费苦心。

    《水浒》三十六回写到宋江刺配江州,行前在官府“当厅带上行枷,押了一道牒文”。路过梁山泊时,晁盖派大小头领,“四路等候”,接住了他。哪知当起义军将士准备给宋江“开枷”时,他却说:“是甚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

    宋江带枷上山到聚义厅与晁盖相见,山泊中头领教宋江“去了枷”吃酒,那知宋江偏又“不肯除”。宋江对于朝廷加给他头上的刑枷,先是个“不擅动”,后是个“不肯除”。宋江为啥不肯让别人替他除去枷锁呢?宋江有他的“道理”:“此是国家法度”,万万触动不得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