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九回 聚群英蒋干偷书 中反间蔡、张断头
    周瑜领着蒋干到寝帐。无多片刻,筵席已经摆好,两人便在中间一桌分宾主坐定,其余,文左武右按次入席。

    正在其时,忽听帐外一阵铠甲之声,老将黄盖步入帐来,到周瑜面前:“盖见都督。”

    “老将军少礼。”

    黄盖朝对面的蒋干看了一看,明知他是曹操差来的说客,只装作不知。问道:“请问都督,这位先生乃是何人?”

    “老将军,若问这位先生,姓蒋名干,字子翼,与本督乃是九江同窗,今日特来叙阔别之情。”

    “队从!原来是九江才子蒋先生,失敬!失敬!黄盖有礼了。”

    蒋干站起身来,还了一礼,心中十分高兴。我这九江才子,连江东老将都久慕大名。哪知黄盖早与周瑜串通一气,拍拍你的马屁,让你骨头轻,要你偷一封信回去。

    黄盖走到武将班中入席,一同开怀畅饮。忽又听得外面一声痰嗽,进来的是陆军参谋官鲁肃。踱头见帐上摆满酒席,帐上觥筹交错,饮得十分欢悦,心中暗暗好笑。上前见过都督之后,便指着蒋干问道:“都督,这位先生是谁呀?”

    “乃是本督的同窗,九江蒋干、蒋子翼先生,今日特来与本督一叙。子敬,上前见过了。”

    鲁肃闻言,哈哈大笑:“子翼先生,下官常闻都督道及先生,不想今日在此拜识雅容,有幸之极。下官有礼了。”

    蒋干想,我这九江才子倒也颇有名望,老也慕名,少也久仰,文也熟识,武也听闻,真是名扬四海。他得意洋洋地起身回礼道:“鲁大夫,下官有何德能,大夫过奖了。鲁大夫请坐、用酒。”

    鲁肃到文官班中坐下饮酒。

    周瑜举起酒杯对蒋干道:“子翼兄请了。”

    “公瑾兄请哪!”

    “子翼兄,本督两旁文武,皆有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之才。今日天下英雄陪伴子翼兄在此宴饮,堪称群英聚会也。”

    “群英会”三个字,是周瑜首先提出来的,直至今天,说书、唱戏,都把这段故事叫做《群英会》。

    此刻,寝帐之中一片相请之声,杯盘叮当,谈笑风生,热闹非凡。蒋干嘴里在吃,心里在动脑筋:我来之前,丞相问我做说客可能成功,我说无有不成之理。现在,江东文武济济一堂,就好比监视我一样,叫我有口难开。既然到此做说客,哪有来了一句话都不讲之理,两手空空回去,如何向丞相交代?不过,怎样启口呢?有了,让我来问问周瑜,江东共有多少军队,不论他说多少,五十万也好,六十万也好,我就接着说,曹丞相有百万雄兵,千员战将,江东的实力远远不及。只要周瑜的口气稍微软一软,我就进一步对他说,是否暂时与丞相联络联络。要是他同意联络,那就达到了劝降的目的了。

    你蒋干刚刚想到这里,周瑜已在冷眼里察觉了。见蒋干端着酒杯若有所思,知道他准备开口劝降了。周瑜想,蒋干,今日我在此摆酒,就是不让你这说客开口。你还是知趣一点,吃畅了酒,到我内帐去走一趟,带了我的信回去,照我的计策而行。周瑜想到其间,把酒杯朝桌子上“笃”地一碰。

    蒋干的说话到了喉咙口,正要想讲,被这酒杯一碰,这些话“咯笃”全部吓了回去。心想,你怎么喝喝酒突然碰起桌子来了?

    周瑜今朝一个儿装神弄鬼,唱独角戏。只见他手指左边文官席上,厉声喝道:“叱!席上听了,尔等只管饮酒取乐,缘何交头接耳啊?”

    这班文官都看着周瑜:我们文人个个正襟危坐,你见哪一个在交头接耳啊?

    周瑜回过头来对蒋干说:“子翼兄,尔可知晓他们因何交头接耳?”

    蒋干想,我自己在专心一致动脑筋,根本没有留意边上的动静:“公瑾兄,小弟不知。

    “

    周瑜笑道:“子翼兄,他们在那里郧运接,谈论你子翼?到此,定是曹氏的说客。”

    蒋干心中一震,侧目对那班文官看看:怎么你们独自盯着我绕缠不清,从大帐到这里,一直在私下议论。请你们吃了酒,嘴巴总可以塞起来了,还在那里讲!只好对周瑜勉强一笑,解嘲道:“由他们去胡乱猜疑便了,好在公瑾兄心中明白,小弟决无此意。来来来,公瑾兄请哪!”

    “子翼兄请。”

    蒋干听了周瑜的那番说话,信以为真,不时用眼睛瞄到那里偷偷察看。看他们是否在交头接耳。又见文官们你一杯、我一盏地只管敬来敬去,不见有人在谈论什么。蒋干象做贼一样,刚才被吓得缩回来的那只手,现在又想伸出去了。脑子里把刚才想好的那番说话重新理了一理,预备开口。突然间,周瑜“轰”地站了起来,手按剑柄,三尺青锋抽出剑匣。蒋干又是一吓:怎么喝喝酒动起家伙来了?我这酒还咽得下吗?只见周瑜手执龙泉,对着武将席上作色道:“陆军正先锋听令!”

    陆军先锋黄脸太史慈,猛地听得有令,连忙放下酒杯,起身走来。“末将太史慈在。”

    “本督付尔宝剑一口,坐在旁侧……”

    太史慈听到周瑜叫他坐在席旁,知道没有酒吃了,十分不愿。

    周瑜明白太史慈好酒贪杯,而且酒性不好。心想,军营之中本则是禁酒的,今日为了用计,暂且破例,你不要趁此机会大喝一通,吃得酩酊大醉,惹出祸来,坏了我的大事。

    二来,你虽然是个孝子,但是你这副模样可怕,陌生人见了吓的。所以,这个差使要交给你,在旁看着这位对江来的说客,说道:“命尔为监酒使。”这个官衔只有周瑜想得出来,从来没有听到过。“今日席间饮酒,只可谈论浮文闲事,不可涉及两务。不论何人,违令立斩。”说罢,眼梢对蒋干一瞥。

    太史慈心领神会,已经明白了都督的意思:不是叫我监视旁人,而是要压住蒋干。黄面孔执着宝剑坐在边上,对蒋干看看:都是你这家伙不怀好意,要想劝我家都督投降,害得我酒都没得吃。你若不识相,我就一剑宰了你这个混账王八蛋!

    这么一来,蒋干的嘴被周瑜封得严严实实,再也不敢在席上煞费苦心了,只得老老实实吃酒。

    酒过数巡,周瑜见时光尚早,心想,这样闷吃,蒋干要坐不住的,不如同他到外面去逛逛。便道:“子翼兄难得到此,本督与你到外面去散步游玩。”说罢,站起身来,搀着蒋干出寝帐,往侧营而去。

    蒋干想,这样闷吃要吃出毛病来的。吃了这许多时间,一句话未说,看来劝降不成,徒劳往返,丞相定然责备。倒不如跟了他到各处去兜个圈子,看看他所扎下的大营可有破绽。只要让我看到一点漏洞,我就可以回复丞相了。虽然不及劝降成功的功劳大,但总比空手回去要好得多。倘然能够抓住他营中的致命弱点,一仗攻破,我的功劳也不小。

    这家伙好像在做梦,周瑜扎的营头,又经孔明指点,你蒋干还看得出什么破绽来!

    两人来到侧营门口,站岗的小兵上前迎接:“小的迎接大都督。”

    周瑜把手一挥,回头对蒋干说:“子翼兄,你看本督的三军精壮么?”

    蒋干想,即使你的三军蹩脚,我也要说得样样都好。何况现在确实个个精神抖擞。故而点头道:“公瑾兄的三军,个个都有擒龙伏虎之威,实是精壮。”

    周瑜哈哈一笑:“子翼兄请了。”

    两人出营门,直往西山方向走来。到西山江边,蒋干偶尔发现自己的船就停在江边。心想,我是在三江口登岸的,怎么船到了西山脚下?噢,大约三江口只允许停泊战舰的,其他船只一律要停在西山江边的。其实,周瑜有意领他到此先来看一看位置,让他熟悉一下路径,看清自己的船在哪里停泊,免得他偷了书信出逃时走错了方向。——两人漫步上西山,到山顶上站定,回身遥望江面,长江是无风三尺浪,只见波涛滚滚,白浪滔滔。蒋干看到,江东虽则军队不多,然营寨整肃,气势雄威。水营上大号战舰、二号艨艟排得象城墙相仿,旗幡招展、丝带飘舞,江面上水上飞、浪里钻,川流不息。号角声声,锣鼓阵阵……周瑜忽然对身后一指,问蒋干道:“子翼兄,你看本督的大粮足备否?”

    蒋干回头一望,见山后一座粮营,扎得奥妙无穷。营中的大粮堆积如山,都用油布覆盖着。心想,好得到此山上,若在山下,根本看不见这座粮营。周瑜这粮营安置得真是妙极了!不禁赞道:“公瑾兄,常言道:‘兵精粮足’,公瑾兄的三军精壮,粮草亦然足备矣!”

    “正是。子翼兄,我等下山回营去吧。”

    蒋干想,跑了这一圈下来,给我的印象只是周瑜的营寨坚固,兵精粮足,丝毫没有发现任何破绽。

    两人回到寝帐,坐定再吃。周し咐:“来,调换大杯饮酒。”

    手下拿来一把大酒壶,一只大杯子,执壶斟酒。周瑜一杯连一杯,喝个不停。蒋干想,周瑜过去的酒量平常,现在身价高了,人来客往应酬的事务多了,酒量也大了。方才已饮了不少,出去跑了一圈,反而酒兴更浓,换取大杯喝了!

    其实,周瑜哪里能喝这许多酒呢,这酒壶里全是茶水,非但喝不醉,而且能醒酒。只因为刚才是互相斟酒,无法作弊,故而只能用小杯。现在,酒至半酣,各人自斟自饮了,就可以耍花招了。周瑜喝了四、五杯,好象有点醉了。对蒋干说:“子翼兄,如此饮酒,无以为乐,待本督来舞剑作歌,以助雅兴。”

    蒋干一听,心头一震。他想,要看舞剑,营中有专门舞剑的剑童和剑手,不知要比你舞的剑好看几倍!你身为都督,席上舞剑,成何体统?看来是喝醉了,乐而忘形。但是你这么起劲,我不能扫你的兴。随口应道:“好啊!公瑾兄请了。”

    席上文武立即停止吃喝,见都督今日格外高兴,大家恭恭敬敬看他舞剑。

    周瑜从座上抬身。小兵替他把冠上的两根雉尾拔掉,因为舞起剑来有妨碍的。周瑜离开酒席,脚步踉跄,口中自言自语道:“待本督次杞!!手伸到腰间一摸:“啊,本督的宝剑到哪里去了?”

    蒋干想,果真醉了。明明自己把剑交给了那个黄面孔,叫他做监酒使的,多喝了几杯黄汤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太史慈连忙站起来,将宝剑双手呈上:“大都督,宝剑在此。”

    “喔,本督忘怀的了。”

    周瑜从太史慈手中接过剑来,先唱歌,后舞剑。

    蒋干想,这首歌倒要听的,因为周瑜素来熟谙音乐,别人弹琴、唱歌,不论什么曲子,只要稍有一点错误,他马上就能听出来,一听出来,就要对人看一看。所以流传了这么两句话,叫做:“曲有误,周郎顾。”大家称他为“顾曲周郎”。故而蒋干侧耳细听。

    周瑜略加思索,启口唱道:“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歌声方落,掌声雷动。蒋干一听,果然妙音动人。

    歌已唱罢,周瑜开始舞剑。文武一面看周瑜舞剑,一面想,今日之事,宛如当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只见周瑜一路剑法娴熟,又博得帐中一片彩声,个个连声叫好。其实,虽然剑舞得很熟,但一点都不好。只因为他是大都督的身份,而且在这种场面上,大家总要助助兴、捧捧场的。

    周瑜的做功真好,剑刚舞完,掌声未绝,他已经把宝剑朝地上“嚓啷”一撂,突然一手往桌子角上一撑,一手捧住胸脯:“呃儿——”一个饱嗝,气从胸中冲出,好象要呕吐了。

    蒋干想,你既然已经喝得多了,就应该文文静静坐着少动,偏偏还要拿了把剑旋来转去地舞,一定是因为酒性发作,头昏而要呕吐了。你何必如此卖弄自己的本领,难怪你要支持不住了!

    此时,已近黄昏,帐上点了灯。外面一个小兵奔进来,到周瑜面前:“请问虎驾,今晚什么口令?”

    蒋干一听,好极了。敌方的口令是不容易知道的!此番我过江劝降不成,营里兜了一圈,又未发现破绽,现在让我仔细听好了,周瑜今晚用什么口令,然后我马上回去,请丞相连夜发兵,按他们的口令混过江来,偷袭江东,打一个措手不及。

    周瑜对蒋干看看:老实说,今天晚上不让你回去了,明天又要换口令,你听了根本不起作用。口令不象行军、布阵,是没有什么法则和规范的,但越冷僻越好,使敌人猜想不到。周瑜抬起头来,回答小兵说:“‘灭曹’二字为令。”

    “是!”小兵领命退出,到各处传令。

    蒋干听得清楚,记得明白。心想,赶快走吧。因此,把桌上的纸扇一执,起身向周瑜把手一拱,道:“公瑾兄,今日小弟到此,承蒙盛情款待,足慰渴思之念。如今时光不早,小弟告辞了。”

    周瑜想,你想就这么走了?对不起,我还要托你带件东西回去呢。便道:“嗳!子翼兄,你我阔别多年,今日难得相逢,还请子翼兄营中耽搁一宵,本督与你内帐同榻,抵足谈心。”

    蒋干想,我现在急于回去,没有这个胃口与你同什么榻,谈什么心!正要婉言谢绝,周瑜已把他一把拖住:“子翼兄请了。”拉着他直往内帐而去。

    众文武站起身来,个个口中在讲:“下官醉了”,“末将醉了”。其实一个都没有醉,头脑十分清醒。蒋干想,今天的机会真是千载难逢,他们这些文官武将个个喝得酩酊大醉,如果丞相今夜麾兵杀过江来,可以稳稳地打一个漂亮仗。只是我现在无法脱身,被这个醉鬼缠住了身体,要我与他抵足同眠,有谁能给丞相送这个消息过去呢?

    此地文武各归本帐,小兵收拾残肴,捡起地上的龙泉宝剑,送回都督。

    周瑜拖了蒋干到内帐门口,两个小兵上前迎接。周瑜吃醉了酒脾气不好,醉眼惺忪地对着两个小兵斥道:“唗!尔等侍奉本督不周,今晚不要尔等在此,快与我滚!”

    蒋干一听,周瑜的酒性不好,吃饱了老酒对小兵发酒疯没有意思,他们又没有得罪你,你叫他们滚,等一下半夜里要茶要水,没有人来服侍你,怎么办?其实周瑜是为你蒋干着想,如果门口两个人站在这里,你偷了信不便出来,现在叫他们跑掉,让你可以畅通无阻。蒋干钻入了周瑜的圈套,还毫无察觉。

    蒋干抬头看见内帐门口挂着一块虎头牌,上面写着“内帐重地,闲人止步”。心想,既然只有你我两人可以进去,那末机会来了,我可以与你抵足而谈,直至天明,劝你归降丞相。

    周瑜推开帐门,拉着蒋干进内帐。蒋干一进帐,就朝四下一望,地方不大,靠里面放着一张行军床,床上挂一顶帐子,帐门两边掀起,左边帐钩上挂着一口宝剑,行军床的对面是一张文书案,案上文书碌乱,案角上点着一支很粗的蜡烛,案前一把交椅。周瑜到行军床跟前,把蒋干的手一松,一屁股坐在床沿上。不等蒋干开口,周瑜就先发制人:“子翼兄,本督与吴侯名为君臣,实似弟兄,即便苏秦、张仪再世,亦难动本督之心。

    ”说罢,将靴子一脱,和衣躺到在床上。顷刻之间,鼾声如雷,“呼——呼——”。

    蒋干一听,“啊?这……”,心想,周瑜的说话如此斩钉截铁,关门落闩,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苏秦、张仪是历古以来最能干的说客,我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呢?还是免开尊口了吧。那末,这就回去吧!又不行,出营门必须有令箭,否则,重重岗哨不会放行。

    可是周瑜睡着了,叫我到哪里去拿令箭呢?他口说与我同榻而睡,而实际上我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一共一张小小的行军床,一个人睡刚好,两人合睡就要侧卧,现在他仰面朝天,摊手摊脚,偌大一个身体占满了整个行军床,插足之处都没有,叫我怎么睡下去呢?

    此时,外面传来梆锣之声,“别卜别卜,嘭!”起更了。隐隐听得外面马嘶声、马蹄声、步伐声,知道这是步兵和马队巡逻经过此地。夜风阵阵,内障篷壁微微抖动。蒋干多喝了几杯酒,也觉得有点酒寒。他走过去把帐门关关好,回头对床上的周瑜看看:我与你虽然曾经是九江同窗,但各投其主,互报其主,成为敌人,要是我发一发狠心,把帐钩上的这口宝剑抽将下来,你岂不性命危险!当然,杀了你周瑜,我自己也跑不出这座大营,所以,我不做这样的蠢事。

    其实,周瑜根本没有睡着,他嘴里在打鼾,眼睛却张开一条缝,一直在注意着蒋干的一举一动,万一要动手动脚,他马上可以一跃而起。

    蒋干想,我这样站到天亮是吃不消的,总要找个地方坐坐才好。他对四面一看,发现文书案前有张椅子,就走过去,将身坐定,纸扇往头颈里一插,臂肘搁在案上,拳头支着太阳穴,眼睛合拢。无多片刻,迷迷朦朦,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突然,床上的周瑜开口了:“子翼兄难得到此,务请盘桓三天。”

    蒋干尚未熟睡,听得声音,立即惊醒,知道是周瑜在说梦话。心想,叫我逗留三天?照这样夜夜没有睡,三天下来,我不要累死的啊!就这么一夜我都支持不住了。蒋干正想继续再睡,周瑜倒又说话了:“子翼兄,三天之后,教你看曹贼之首!”

    蒋干听见这句话,心中一惊,连忙站起身来,走到床前,瞪大了眼睛问道:“公瑾兄,怎说三天之后看曹丞相的首级?”

    “呼——呼——”

    蒋干连问两遍,周瑜呼呼大睡,毫无回音。这下蒋干睡意全消,倒不想睡了,在帐中走来踱去,揣摩着周瑜这句梦话。心想,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兆”,他说三天之后给我看曹丞相的首级,一定有什么把握的,所以高兴得梦中都在向我夸耀。但是,他究竟有什么把握呢?无非就是上月底打了一个胜仗,后来过江窥探我们的水营,被我们发现后,又男姨油选3此之外,没有什么把握可以稳取丞相的脑?呀!这倒奇了……“别别卜,别别卜,别卜别卜,嘭!嘭!”二更了。

    蒋干实在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睡意又那南来,呵欠连连。他想,算了,不要去多想了,还是休息一会,到天亮就走吧。回到老地方坐定。刚刚靠到案上,还未睡去,床上的声音又来了。只听周瑜一声大笑:“啊哈哈哈哈!子翼兄,曹贼的首级来了。”

    蒋干这一吓非同小可。怎么丞相的首级来得这么快!他立即跳将起来,奔到床前,问道:“公瑾兄,丞相的首级在哪里,曹操的头颅在何处啊?”

    连问数声,周瑜只是鼻息浓浓。蒋干两次在朦胧中被他惊醒,精神吊了起来,瞌睡虫全部吓跑,根本不想再睡了。蒋干想,说梦话往往是前一句说东,后一句说西,语无伦次的,而他这两段梦话却都是讲的同一桩事情,前后连贯的。那说明他确实有把握在三天之内拿到丞相的首级。但是想来想去想不出他的把握在哪里。蒋干倦意已经一点都没有了。看着案角上渐渐矮下去的蜡烛,心想,二更已敲过一会儿了,让我随便拿本什么书看看,消消愁,解解闷,挨到天亮算了。他对案桌上一看,只见上面案卷狼藉,堆得乱七八糟。心想,你身为都督,日理万机,军务繁琐,但看过的文书总要理理好,怎么可以摊得这副模样呢?这哪象都督的文书案,简直是旧书店的杂货铺!我被你搅了这半夜,正愁没有事做,那就替你整理一下吧,顺便翻翻你这里文书的内容。等到我把这些文书看过、理好,差不多也要天亮了。

    于是,蒋干又重新坐到案前的交椅上,随手拿起一角文书,借着烛光一看,原来是往吴郡摧粮的回文。再换一封,是柴桑解饷来的文书……总之,大多是调集六郡八十一州兵马粮饷的文书、回文,等于是一些存根、单据,十分枯燥,一点没有趣味。蒋干想,这些文书看了也没有什么用的。所以,并不细看内容,看一封,理一封,很快就把一大堆文书看完,理好。文书理清后,发觉案上有本兵书,刚才是被文书堆没了。凑近一看,是一本《孙子兵法》。蒋干想,这是做主帅的必读之书,我现在无以解闷,不妨就拿这本书来消寂寞,以待天明。

    此时,外面鼓打三更,夜籁人静。

    周瑜在床上眼开眼闭窥视着蒋干,见他拿起兵书,心中暗暗高兴:我的计就藏在这本书里,你一翻就会看见的。所以周瑜更加注意他的动静。

    蒋干以前也曾看过一些兵书,但并未熟读。凡是看过的书,一般都不会从头看起的,总是在中间挑几段看看。蒋干随手一翻,恰好翻到周瑜指定的地方。不可能翻到别的地方去的,因为那里夹着一样东西。蒋干一看,马上把书合上。为啥?因为书中夹的是一封信。偷看他人之信非君子所为。虽然信封上的字他还来不及看清楚,但蒋干深知,此地是内帐重地,不要紧的东西不会放在这里的;这封信非但放在内帐,而且夹在书中,肯定内容特别重要。蒋干偷偷地旋过头去对床上的周瑜看看,看它有没有发觉。

    周瑜看得清清楚楚,知道他已经看到那封信了。心想,你只管大大方方地看,不必鬼头鬼脑,我不会来打扰你的。依然假装熟睡。

    蒋干见周瑜仍旧睡得很死,毫无动静,便重新轻轻地翻开兵书,对信封上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壁讲惕!⒄旁手率于江东大都督麾下”。蒋干看到这两行字,心怦怦怦怦跳个不停。心想,我们的水军都督怎么同这里的都督有书信来往?又不是做买卖生意的同行,这是敌人啊!蒋干由此马上联想到方才周瑜的两句梦话:第一句,叫我在此盘桓三天,三天之后看丞相的头;第二句,说丞相的头已经来了。会不会蔡、张两个家伙私通周瑜?如果真是蔡瑁、张允谋反,那难怪周瑜要开心得梦中发笑了。再一想,慢!

    现在只见信封,未看信笺,还不能断定他们与周瑜暗中勾结。蒋干把信封吹开,对里面一张,信笺在里面。但他并不立即抽出来看,而是先将蜡烛蔓头弹一弹,然后,一手执蜡台,一手拿了信,立起身来,鬼鬼祟祟地转到案桌后面,背对行军床蹲下身来,蜡台放在地上,这才小心翼翼地抽出信笺,展将开来,就着烛光,仔细观看。只见信上写着:“某等降曹,非图爵禄,实出无奈。因刘琮母子被操所害,欲思报仇,有心无力……”

    周瑜这条反间计好就好在这几句话上。因为蔡瑁是刘琮的母舅,所以,曹操也在这点上对蔡瑁一直存在有戒心。这说明周瑜知彼知己。蒋干之所以要偷这封信,就因为这几句话;曹操中计也就中在这几句上。蒋干继续看下去:“而今北军困于赤壁,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覆。”

    蒋干看完这封信,又惊又喜:惊则惊,杀丞相之人就在丞相身边,而且手中操有重权,何等危险!喜则喜,正巧我过江一走,周瑜吃醉了邀我内帐同榻,被我偶尔谈着。我把这封信带回去,除去蔡、张二贼,保全丞相性命,其功劳大大胜过劝降周瑜。蒋干激动万分,连忙用哆哆嗦嗦的双手将信笺照原样折好,插进信封,一边象小偷一样从案桌后探出头来,看着床上的周瑜,一边迅速地把信往身边一塞。

    你刚刚把信放好,周瑜在床上骨碌翻了个身,向里侧卧,空出外面半张床来。意思是:蒋干,辛苦了这大半夜,盗得了离间书信,可以到床上来躺一会儿了。虽然四更已经敲过,但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积蓄一些精神,还要叫你看下半出戏呢!

    此时的蒋干哪里还睡得着!但是现在走又走不掉。心想,为了不使周瑜起疑,还是躺到床上去,屏到天亮再走。于是,蒋干站了起来,把蜡台放在案上的老地方,然后蹑手蹑脚走到床跟前,轻轻地坐在床沿上,把头颈里的纸扇抽出来,往床头一放,慢慢地躺了下去。

    周瑜头北脚南,面孔朝里,蒋干头南脚北,面孔朝外,两人背对背。周瑜觉得床一颤,知道这偷信贼躺了下来。

    突然,蒋干轰地竖了起来,放轻脚步向文书案前走去。周瑜倒被他一惊,连忙用眼梢眇过去察看,只见他把刚才理好的文书哗啦哗啦又撸得碌碌乱。周瑜想,看来你倒是个做贼的内行,做了贼还想不留痕迹,生怕我醒来要发觉异样,所以你仍旧把桌上的东西恢复原状。蒋干看看没有什么破绽,这才回到床前,象方才一样轻轻地躺下去。只听外面鼓打五更。

    蒋干才躺下,内帐毕静。忽然,“嘎,吱——”有人推门进来。他连忙眼睛闭拢。心想,我面孔朝外,进来的人肯定要对床上看,一看就看见我。倘然我睁着眼睛,人家就要奇怪:你一夜不睡在干什么?这家伙偷了书信,做贼心虚。眼睛虽然闭拢,耳朵却竖得很起。听得有铠甲之声,就知道进帐的是员大将。又听得靴声到了床边,来人开口呼唤:“大都督睡醒否?都督睡醒了么?”

    连唤数声,周瑜方才醒来。他迷迷糊糊地问道:“哪一个啊?”

    “末将黄盖有军情禀报。”

    蒋干一听,原来是黄老将军。

    周瑜听说是黄盖来禀报军情,立即坐了起来。猛然发现外半张床上睡着一个人,大吃一惊:“啊!怎么有人睡到本督的床上来了?”

    蒋干想,你自己留我同榻共帐的,怎么都忘记光了?但又不能开口回答。

    幸亏黄盖代她答复:“都督,他是曹营上的蒋干,都督的同窗。昨日群英大会,都督留他内帐同榻。”

    “哦,本督忘怀了!”说罢,从里床跞到外床,穿上靴子。“老将军,外边去讲。”

    蒋干听他们两人走出内帐,心里很紧张。因为那封信上写得很活络,“但得其便”,曹操的脑袋就要搬下来。蒋干想,不要我刚刚把信偷到,蔡、张已把丞相的脑袋送来了!

    那我身边这封信就变成了废纸一张。所以,他眼睛微微睁开一线,见内帐门关着,两人都在外面,便轻轻地从床上爬起来,蹿到帐门边,侧耳窃听。只听周瑜在问:“老将军,有何军情?”

    “对江蔡、张二位命人带信与都督……”

    “嘘——”

    顿时声音极轻,蒋干一点也听不清了,只听得嘁嘁促促交头接耳之声。蒋干心痒难搔。

    直到最后一句,周瑜放开了一些声音:“老将军,命蔡、张二人须要小心了。”

    这一句蒋干听得很清楚,心想,虽然中间的话没有听见,但是可以断定,丞相的脑袋还未曾落地。料想是蔡瑁、张允空怕周瑜等得心急,特地先派人来送个信安安他的心,故而周瑜叫他们“须要小心”,原是怕事发败露。蒋干知道周瑜马上就要回进来的,连忙回到床上,按老样子睡好。

    果然,周瑜随之就回进了内帐。卸去身上盔甲,脱下靴子,跨到里床坐定。对旁边的蒋干看看:你一夜不睡,我也陪你一夜醒着,现在我的戏已唱完了,不妨与你开个玩笑:“子翼兄。”

    蒋干想,你叫什么呀!你倒好,叫我与你抵足共眠,你自己摊手摊脚一大觉睡到现在,精神好了。人家一睡都没睡过,天一亮还要赶回去呢。所以,他假装熟睡,连连打鼾。

    周瑜心里好笑:我用假睡骗你,你还用假睡来骗我!那倒要看看你有没有假睡的功夫。

    因此周瑜自言自语:“嗳!本督昨日多饮了几杯,昏昏好睡,未知梦中可有什么要紧的说话被他听得。倘然被他窃听了去,过江禀报曹操,本督大事休矣!”

    蒋干想,你倒自病自得知。既然自己有说梦话的毛病,怎么能饮得烂醉如泥,再留外人同榻而睡呢?现在非但你的要紧说话被我听得清清楚楚,而且一封机密要信也到了我的身上。我回去禀报了丞相,你的大事完完大结。蒋干心里得意,嘴里仍旧在假打鼾。

    周瑜突然说一声:“罢、罢、也罢!”

    蒋干心中别、别、别别!有道是,“罢字出口,直脚无救”,不知他准备怎样?

    “倒不如此刻将他一剑刺死,免得日后追悔莫及。”周瑜说罢,身子跞到外床,伸手抓住帐钩上那口宝剑的剑柄,“哐!”半口宝剑出匣。

    蒋干听见拔剑之声,心头一跳,不觉打鼾声脱了节拍,“嗤、嗤、嗤!”象老鼠叫一样。

    周瑜一听,假鼾声乱了套,不觉好笑:你还没有装假睡的资格呢!只要你露了漏洞,我也不再戳穿。周瑜把话头一转:“且慢。倘然本督将他一剑杀死,岂不要空留骂名,道我无情无义,无端枉杀同窗契友?看他如此浓浓好睡,谅来也不会听得什么说话。算了。”说罢,又把半口宝剑推入匣中。

    蒋干想,你这半吊子,我的魂都被你吓掉了!料你也不敢就此动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