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将文聘与子龙假交兵,赶跑赵云,曹操信以为真。他想,我当时在襄阳,特地相请文聘三次,知道他是有名的金枪,日后必有用场。现在看来赵云银枪碰着金枪,他是无能为力的了。这样看来,我三请文聘是有点先见之明。现在文聘追赶赵云远去,肯定会把子龙生擒活捉。
曹操等了一会儿,只见文聘点马而归,望他后面空空如也,并无赵云。感到奇怪。说你不准备捉他吧,那你就不必追赶上前,杀退之后也就算了;既然追上去,为何不将他捉住?而且子龙并不是逃出前营,而是出的侧营,根本没有出路的。由此,曹操对文聘产生了嫌疑,但又吃不准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其实文聘一路在后追赶,一路与子龙交谈,希望你山套之中救到夫人和小主,回出来的时候,仍旧从这条路上来,装得你子龙不服输,再来与我打回复阵,到时你仍旧败,我在后面紧迫不舍,这样便可一路送你出曹营,一无阻拦。因为你刚冲进来的时候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待到出曹营,可想而知,经过与众曹将的轮番拼杀,消耗了大量的力气,你肯定是人困马乏,精疲力竭了。有了我在后追赶,别的曹将也就不好再来与你纠缠了。因为在表面上我已经战胜了你,若有人再前来与你交战,这就是抢我的功劳了。大将在战场的表现就在于功劳的大小。这样,我就可以对他们说:在赵云战胜的时候、你们都怕死;现在我胜利在即,你们倒都来夺取胜利果实了。因此在这种时候,一般是没有人会来插手的。
就这样,文聘与子龙约定,在老地方约会、文聘自以为人不知鬼不觉。哪知曹操不见了子龙,他非常不放心,赵云武艺如此高强,我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将他活捉,并使他归顺于我。知道赵云早晚要出来的,而且我的大营把整个当阳道一切两断,除非你生翅膀飞过去,不然你若要往东南去,总是要重新穿过我的大营的。因此曹操命人在左营布置绊马索,右营设下地菱钉。──绊马索是准备套住子龙的马脚,将他从马上摔下来、地菱钉象七八月份吃的多角小菱一样,是用铁打成的。把它洒在地上,等赵云出山套路过右营,马蹄上踏着地萎钉,战马吃不住痛苦,一定要乱蹦乱跳,颠得赵云从马上跌下来──这些都是活捉子龙的办法。
曹操见文聘追赶子龙后,独自一人回来,心中顿起疑团,因此下令将文聘调离中军大营。文将军心里想,好一个奸猾的曹操啊!我与子龙有约在先,但是又不好同曹操明讲。
曹操重新派河北将张郃镇守中军大营,并按照丞相之命在中军营内设下一个陷马坑。陷马坑有两种:一种死的,一种是活的。死的陷马坑,顾名思义,就是掉迎陷马坑必死无疑。陷马坑内埋伏好无数乱刀乱枪,一旦人跌下去,就好比跌进刀枪窝里,把你连人带马戳得肚破肠翻,十死一生。而且这坑的形状,挖得上小下大,跌下下去后更无法跳出来;现在曹操要活捉赵云,因此陷马坑内一无刀枪理伏,而且形状似碗口,上大下小。但是非常深。因为战马本身就有八尺左右高,再加马背上的大将,所以要挖三丈多深,目的在于将赵云摔得人仰马翻,将他捉住就算。
张郃为了这活陷马坑,自己也是苦头吃足。想到要引赵云中计之时,必然自己在前他在后,可是自己的战马并没有知道脚下哪儿是平地,何处是深坑,因此预先一定要模拟训练。不然,我在前逃,赵云在后追,自己的马失足下坑,而后面倒可一跃而过,安然无恙,岂非害人反而害自己。故而挖好陷马坑之后,上面用细长的竹竿架好,竹竿上面盖好芦席,在芦席上铺好浮土,与平地相仿,最后在陷马坑四周,用石灰隐隐约约撤上一圈作为记号,圈内是禁区,不好跑的!
张邰开始操练了!起初战马跑到石灰圈附近,马缰一拎,战马感觉前面既非河流,又没有什么障碍物,所以随便跳起。结果跳入圈内,连人带马“哗啷当”跌了下去,跃得他马翻人仰,盔歪甲扯。为了活捉子龙,他跌得快,爬得快,叫小兵从新布置好。张郃上马执枪,来到陷马坑,将马一拎──毕竟是马伯伯,吃了一次苦头,还不十分明白。它虽然比刚才跳得远一点,但是仍然掉下陷马坑。就这样,一连跌了两三次,战马方始明白:这个地方看起来与平地一样,但是要“哗啷当”的。下来几次的操练就成功了,只要张郃留意跳坑,战马便前蹄腾空,后蹄用力一点,连人带马就跃了过去。张郃准备完毕,把中军大营的篷帐拆去,变为一片平地,这样便准备活捉赵云。另一方面,曹操派小兵又探听子龙在侧面山套中干些什麽。这里,曹操等候出山套中计。暂且不提。
再说,子龙与文聘分手之后,出了侧营抬头一看,一轮明月高挂当空──昨夜还是暗星夜。──今天十六,是象子龙一生中最出风头的日脚。一般说来,月亮是月半的圆;其实,最圆的月亮倒是十六,谓之正圆。月明必然星稀。赵云自从与张飞分别到现在,十足战了半天朝外。现在刚巧能够停下来喘息一下,感到浑身一轻松。趁这时机,点马而行,使自己好从紧张状态缓和放松一下,略微解除一些疲乏,也好让战马松一松。但是想到主母、小主,他又立即催马往山套而来。
赵云进得第一重山套,只见两边都是死尸。因为曹操大队一到,就命令小兵把死人死马收拾一下,都拖进了山套。子龙看到尸体中都是些汉兵和百姓,他想,曹操你这老贼,肆意残杀无辜生灵,真是罪大恶极!但这里哪来什么主母、小主的影踪呢?会不会文聘欺骗于我?绝对不会的!恐怕还在里面。因此再往里面走。到第二重山套,同样到处都是死尸,赵云正在点马而行,突然听得马后有人喊叫:“马上将……军,莫非……是赵……云。”但是这声音非常微弱。
子龙听到这声音,大吃一惊。这倒并非子龙胆小,而是因为他只看到尸横遍野,思想上没有这种准备,所以突然有人喊叫,夜深人静,如何不要吃惊呢!声音虽低,但听得清楚,是在叫我的名字。赵云要紧答应:“原是赵云。”
“请将军住马。”
赵子龙立即住马。再问一本:“你是谁啊?”
“是我。”
子龙想,你这“我”字又不好你一个人独用的,大家可以称呼的──“你在哪里?”
“我在这里。”
子龙觉得声音是在后面,便圈转马头仔细观看。月光之下,赵云发现在后边一堆死尸旁边,靠着一个人,身体在微微地抖动,而且此人十二分的矮小,结果发觉他的两条腿已经没有了:一条腿齐大腿砍去;一条腿齐膝盖骨劈去,流血过多,死过去了近一天。由于心不死,复返苏醒过来。自己知道活不成了,但又无法将自己处死,加上心事重重,故而眼睁睁地望着苍天。忽然,在寂静的山套之中,听得一阵马铃之声。他头脑尚清,尤其见到自己的大将,哪有认不出的道理!所以叫住了子龙。
现在赵云看到他身着汉兵的号衣,不问可知是自己的弟兄了。赵云,人称他是德将。尽管他在战场把敌人枪挑钻打,可是他对自己的弟兄比谁都爱护。张飞有时酒醉以后,还要责打弟兄,子龙一生全无此事。而且在战场上,自己打了胜仗收兵回营时,定要检点一下军队。除了死亡的之外,哪怕只有一个小兵被敌人围困,他也要挺枪策马上前救护。由于子龙对小兵的如此关心,因此跟他上战场是个个要拼命的,没有一个贪生怕死的。真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再说子龙一生对上尊重,从不违抗。对所有的战将等人和睦相亲,向无嫉妒之心,因此历来被人称赞。现在他这样紧要的事情在身,见到自己弟兄,他便要问个详情:“你姓甚名谁?呼唤赵云何事?”
“将军听了,我乃叫王德,是刘皇叔手下的马军。”
当时,有批百姓和汉军,保护糜主母和小主刘禅行到此地,被高览手下的一批曹兵马队截住。打仗全靠军士努力。王德是汉军马队的队长。他带弟兄前去营救,同曹兵厮杀,掩护主母等。王德拼命作战,曹兵几个打他一个,未能取胜。突然来了一员曹将,在王德腿上一刀,他中刀跌下马背。同时被曹兵连一刀,砍在他的另一条腿的膝盖上。就这样,他两腿俱断,死了过去。当敌人回过头来再要捉糜夫人时。已经找寻不到了。直到曹操大队赶到,命令曹兵收拾死尸、扫清道路,王德才被曹兵当作死人一样,拖进了第二重山套。现在苏醒过来,隐隐听到第三山套之中有人声和小孩的啼哭之声,他知道里面藏着我们的人,可是自己无法走动。
当然,一个大将要熟悉每个弟兄是不可能的,而弟兄要认识大将则是便当的。赵云知道他叫王德以后,继续问道:“那未,你叫住赵云何事?”
“我的两腿已去,无能再助皇叔。望将军赐我一枪,早些死去了吧!”
赵云想,这种处境,只有在这百万贼兵的乱军之中,才会发生。一个人活到这种地步,确实反而比死难过,眼睁睁看着这七横八坚的尸首,还是死的好。因此子龙就长枪一荡,叫一声:“王德,你招枪!”
这时的王德两眼一闭,等候子龙的枪到。赵云对准王德的咽喉就是一枪。但是当枪尖将近他咽喉不满一寸的地方,子龙突然手一软,把枪收住。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同敌人交战是你死我活的。现在,面前不仅是自己人,而且双腿已去,连连求我刺一枪。想他临死之前,肯定有些说话,一个人无论贵贱,在与人世永诀之时,岂会没有心事?
为此,子龙收转长枪,开口便问:“你心有什么说话?”
王德准备一死。现在突然听见赵云问自己可有说话,睁开双眼一看,子龙的枪抱在手中,两眼望着自己。王德想,你真是个好人,我只求你给我一枪,哪知你还要叫我留言。王德此时此刻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将军听了:我家在小沛西门外,家有一子,单名一个平,字子君。倘若日后将军遇到我儿,请看在我投效皇叔多年的份上,格外照拂一二。”
“喔!”子龙一听便知道,他比我相随皇叔还要早。刘备在小沛之时,他已投到军中,跟了刘备经过小沛、徐州、汝南等大仗。可怜在此长坂坡一败,他不幸在此遭难殉国。他家有一小儿叫王平、王子君。子龙记在心上。赵子龙一生只收一个徒弟,便是王德之子王平。这到后书再提。但是子龙想,文聘叫我到此寻找主母、小主,不知前面是否有人,让我问一声王德,他在这儿定然知晓。
“王德,你的说话,赵云牢记在心。但是,我杀进曹营,为的是相救主母、小主。你可知道里面有人否?”
“将军,王德为了营救主母、小主,因此遭到了敌人的毒手。但我醒来以后,听到里面隐约有人声、儿啼声,请将军前去寻找便了。”
正在这时候,从里面果真传出几声小儿悲惨的啼哭声。“喔哇,喔哇……”这时,子龙的心已经飞到里面。对王德看看──我无心与你多谈了,寻找主母、小主乃是一桩大事情;再说,我根本不忍把你枪挑。子龙转念一想,有了。便左手执枪,右手拔出腰中三尺青锋,对王德说道:“王德,你且听了:里面小儿啼哭,赵云到里边去找寻主母、小主。如今赐尔宝剑一把,生死由尔便了。”说罢,便把宝剑“嚓啷!”丢在王德的手旁。
因为王德已经没有双脚,不能行走。他见子龙此时肯丢下一剑,然后圈马直往里边而去。说明对王德的处境无比同情,对他那种视死如归的大丈夫气概的十分钦佩。因为大将身上的长短武器都有一定的用处,特别在这种一生难逢的大败之中,万一长枪出毛病,那末匣中宝剑尚可一用。现在送你一口宝剑,子龙就少去一件御敌的武器。王德虽然是个马军之首,岂有不知此理?不过王德想,子龙将军啊!你戳我一枪也误不了大事,何必再赐我宝剑呢?事到如今只有自刎的了。因此王德把剑拾到手中.双手紧握剑柄,哭一声“妻啊!儿啊!”咬紧牙关,把宝剑用力在自己的颈项上一勒,顷刻间气绝身亡。而一口宝剑却依旧紧握在他的手中,被星月之光照得闪亮。其实剑下自刎是何等的难过!等到子龙救了小主出山套,见王德已经饮剑自亡,想收起宝剑。但一下子宝剑被他紧握,无法拿取,因为事情紧迫,故而未曾下马取剑。结果长坂坡曹操收兵,便命小兵把各处死尸掘坑埋葬,王德就这样同很多死尸一样,埋葬在此。十年以后,人虽然早已变成白骨,可是一口宝剑尚在。因此王平能够收殓父骨。
赵云进得第三重山套,感到豁然开朗,里面有一块很大的地方。子龙将马扣住,仔细向四下观看,只见无数的百姓和汉兵,都坐在那里声息全无,偶尔有几声儿啼。
山套里边的人,发现突然跑进来一人一骑,起初大家都很吃惊,后来看清是子龙将军,又都热闹起来了,个个叫喊:“赵将军唻! 赵将军呀!”子龙要紧开口问道:“子民们,尔等可曾看见主母、小主否?”老百姓立即连说带指:“赵将军,主母、小主就在里面一口井旁边,一起在等着救星到来。”赵子听说主母、小主在这里,顿时他好象肩上除去了千斤担,心里面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他按照老百姓指点的方向跑过去。
只见前面有一破旧的山神庙,劈对庙前有垛照墙,但墙角已经倒塌。就在庙和照墙之间,有一口井,离此井不到五六步远,汉兵用几条军毯让主母作为坐褥。糜夫人自从被人救到此地之后,她感到前景可悲,前途渺茫。她想,自从跟了刘备以来,屡遭不幸,尤其此番败仗,看来皇叔是很难翻转来了。还是让我一死而了之。她对旁边这口井看了几次,准备赴井身亡。可是对怀中的儿子看看,心想,这孩子虽然不是我的亲生,但皇叔年近半百,就这一根苗苗,接续刘家香烟仅此一人,我岂能硬着心肠,丢下他不管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