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武将不同,魏延爱动脑筋,善于思考,他对作战中的战斗计划乃至大的战略方针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是一位有主见、有谋略的将领。
孔明率三十万人马初伐中原时,魏国派夏侯楙迎战。魏延向孔明献计说: “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往横门邪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矣。”(第九十二回)孔明认为这个计划风险太大,怕五千人在山险中受害,拒绝采纳。魏延又说: “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仍黄 魏 争 功
坚持他从大路进兵的计划,否决了魏延从子午谷出兵攻魏的建议。从当时的形势看,魏延所提的作战方案是很有道理的,这虽是一个“风险方案”,但有成功的根据: 一是初伐中原,魏国无备;二是魏方主将懦弱无谋;三是魏延对出谷后的行动已做好了全面部署,又自愿率兵前去。孔明以考虑五千人的安全为借口坚持取大路迎敌,事实上,执行他的方案,其兵力损失何止五千!他六伐中原,旷日持久,经常碰到攻城不下或粮草不继等问题,最后赔了性命,耗尽国力。两个方案,孰优孰劣,是很清楚的。魏延的这一方案,显示了他独到的战略思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