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妙计源于长期缜密的统筹计划(2/2)

    赵云在危急无路时打开了第三个锦囊,看后交给了刘备,于是刘备向夫人诉说了招亲一事的真实原委及眼前处境的危难,请夫人出面解救,并表示: “如夫人不允,备请死于车前,以报夫人之德。”(第五十五回)夫人听说后,命人推车直出,卷起车帘,骂退了领兵之将又骂派兵的周瑜,使刘备走脱。二次追兵来后,夫人让刘备先走,自己与赵云在后,追兵受到喝骂,又见赵云怒目相待,准备厮杀,而军中又不见刘备,因此退兵,结果使刘备远走,被孔明接应而回。孔明的第三个计策是利用了当时家族统治的领导体制,它得以成功的因素,一是孙夫人严毅刚正,诸将畏惧,二是赵云武艺高强,追军不敢放肆。

    综观孔明的招亲三计,其对事件的预料和对问题的处理是非常周密细致的,三条计策依次而行,是因为三个问题的出现有前有后,前后相接。入吴后首先要成亲,这是实现联吴战略方针的手段,是刘备此去的目的,也是后面一切问题的解决前提,但孙权并非真心招亲,于是有第一个计策对付;招亲目的达到后不能久住于东吴,刘备要回荆州主持军事,要待机入川,实现鼎立之势,但料到孙权不会轻易放走刘备,刘备对安逸生活也难免会有留恋之心,于是有第二个计策解决;刘备偕夫人出走会在路上遇到难以预料的拦截,但困难毕竟发生于孙夫人家族的辖地,于是有第三个计策应付。三条计策互相衔接,排列有序,对预料之中的事与预料之外的事全能解决,保证计划万无一失。

    那么,由谁来执行这些计策呢?孔明在刘备临行时对他说: “吾已定下三条计策。非子龙不可行也。”赵云在诸将中的优势在于勇猛与精细集于一身。完成这些计策,单精细不行,单勇猛亦不行,惟有精细兼勇猛的赵云才行。还有,三条计策之后事情如何呢?进了荆州地盘,出了孙氏家族的辖地,再有追兵相至,刘备奈何?对这最后的一环,孔明没有疏忽,他亲自去水路接应,陆上追兵有关羽伏兵以待。这样精细的头脑,这样周密的考虑,这样细致的安排,还有什么诈计不能对付!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完成!难怪孔明在接刘备回荆州的路上,让兵士对率追兵败退而回的周瑜高喊: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