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骁将·叛徒·小人——吕布(2/2)
    一个人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而身居领导岗位,在群雄纷争的环境中必然不会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必然会鼠目寸光,见利忘义。吕布的反复多变充分表演了这种领导人的可怜相。

    吕布是三国前期最勇猛的战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谓,这是他作为军事领导人的极其有利的条件,但他错误地相信单凭勇力就可以征服天下,恃勇狂傲,轻视诸侯。

    杀董卓曹操曾挥师濮阳,与吕布大战,吕布拒不接受陈宫半路伏击的计策,又否定了关于乘曹兵远来疲乏、迅速决战的建议,对众人说: “吾匹马纵横天下,何愁曹操!”(第十一回)在与操军决战时,陈宫建议待众将聚会后再迎战,吕布对他说: “吾怕谁来?”(第十二回)不听陈宫之言,最后中了曹兵埋伏,只好败投刘备。后来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围困,他坐守孤城,仍然对家人表示: “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

    曹操决水灌下邳,吕布危在旦夕,他对众将讲: “吾有赤兔马,渡水如平地,又何惧哉!”(第十九回)仍与妻妾整日饮酒,不思解围之策,最后终被俘获。吕布被俘后,大概仍不相信自己会有灭亡的时候,他对曹操说: “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第十九回)他毫无自知之明,提议要为曹操当副手。幻想着征服天下,但他在诸侯中威信扫地、声誉低劣,无人替他说话。当曹就此事征求刘备的意见时,刘备回答说: “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曹操想到身边养虎的危险性,遂下令处死。

    吕布勇猛,也喜听别人对他的谄谀之言。李肃在为董卓招降吕布时曾对布说: “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第三回)李肃是吕布的同乡。他知道吕布的秉性,显然是在投其所好。司徒王允欲诛董卓,设计联络吕布,初次接触,允在家中向布劝酒说: “方今天下别无英雄,惟有将军耳,允非敬将军之职,敬将军之才也。”(第八回)王允与吕布的交往就是这样从对吕布的恭维吹捧开始。后来,吕布决意要杀董卓,王允又对布讲: “以将军之才,诚非董太师所可限制。”(第九回)吕布在徐州时,陈父子每在宾客宴会之际,必面谀吕布,取得了吕布的信任。后来,陈父子骗出吕布,向操献了徐州。总之,谁吹捧吕布,谁就可以买定吕布。吕布抱着“匹马纵横天下”的思想傲视天下,在潜意识中,他惟恐这点得不到别人的承认,因而,当别人对此当面给予肯定时,他就特别喜欢。对自己能力估计上的错觉,使他无法辨清别人恭维之词的真伪,而当别人出于不可明言的目的谄谀他时,他自然会将其结为知心而被牵着鼻子奔走。

    吕布武艺绝伦,头脑简单,他的超群之勇无法弥补领导行为的重大缺陷。他曾集结了一旅虎狼之师,见肉就吞,到处伤人,结果人人怨恨。他既不可为人所养,又必为人之大害,欲平治天下的英雄们自然要将其围而歼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