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字奉先,三国前期第一猛将,先父早亡,曾拜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董卓为相国时,以厚礼收买,遂杀掉丁原归顺董卓,并拜卓为义父,被封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为卓屡建战功,深得信任。后来,吕布贪恋董卓爱妾貂蝉之色,多次与之密会,被卓发觉,掷戟相刺,遂怨恨于卓,经司徒王允用计挑拨,吕布刺杀董卓,率兵抄斩董卓全家。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兵犯长安。吕布出战不利,长安落陷,布弃却家小,奔投袁术,术嫌其反复不定,拒不接纳,又投袁绍,立下战功后傲慢袁绍手下将士,绍欲杀之,布又投靠上党太守张杨,此时匿藏于长安中的妻小被庞舒送还,李傕、郭汜遂斩庞舒,并联络张杨诛杀吕布,布又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在陈宫的说服下,张邈令吕布攻取曹操的兖州、濮阳等地,操从徐州回师相救,布大败曹军。操等到战机后,用计一举攻破兖州、濮阳等地,布兵败欲复投袁绍。知绍已出兵助操,乃与陈宫引兵至徐州投刘备,备让屯兵小沛,在此期间,吕布常与刘备集团的人发生摩擦。刘备奉诏外出截击袁术时,吕布与徐州城中曹豹勾结,偷袭了徐州;并受袁术利诱,夹攻刘备。吕布与袁术发生分歧后,又邀刘备驻军小沛,遂与袁术、刘备保持等距离关系。袁术曾约吕布结亲,他犹豫不定,反复多次,后来,他因曹操的联络,击败过袁术,又因利益纠纷,打败过刘备。曹操在消灭袁术主力后,乘袁绍北征公孙瓒之机,联合刘备等集中兵力围歼吕布,徐州名士陈登设计向曹操献了徐州,吕布坐守下邳,曹操决水灌城,因吕布不听部下良言,又滥施淫威,城中发生兵变,布被部将俘获献操,操令缢死。
吕布先曾追随别人,后独立地组织了一支强悍的军事集团。这个集团存在时间不长即被联合剿灭,其迅速覆灭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吕布做人上的重大缺陷。
吕布是一个毫无理想与抱负的战将,他在追随别人期间,抱着有奶便认娘的处世方式,使他在诸侯中的政治声誉低劣。吕布先为丁原的义子,在丁原与董卓军队对阵时,董卓以珠宝和赤兔马收买他,他竟杀掉丁原,将其首级献于董卓,复拜董卓为义父。后来,他为了得到董卓的爱妾貂蝉,又受王允挑拨杀掉董卓。吕布爱财贪色,杀掉自己两个义父,这使他本人威信扫地。诚然,刺杀董卓在当时是顺应人心的行为,但吕布做此事的直接动因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且娶卓妾为妻,又有社会伦理观念所不允许的一面。正因为这些原因,他先后投奔袁术、袁绍、张杨等,均不能得到信任,诸侯中无人敢与他深交。
吕布独立领导军队后仍然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他见利就图,军事目标反复多变。他被曹操从兖州等地赶出后无处容身,刘备收留了他,他乘刘备领兵外出,即偷袭了徐州。袁术以粮马金银等物相引诱,他即迎合袁术夹攻刘备,而当袁术未兑现诺言时,他又请刘备屯兵小沛。当然军事斗争中的利益原则是不能被否定的,但吕布一味考虑眼前的利益得失,表现得鼠目寸光,目标多变。他打败过许多敌人,但没有最终消灭过一个敌人。
应该提到,吕布辕门射戟是他一生处事较高的一着。袁术想进攻屯兵小沛的刘备,怕吕布出兵相助,于是向吕布兑现了以前许诺的金帛粮马,以求吕布在战争中保持中立。术派大将纪灵领兵攻备,备求救于布,布不愿意看到袁术在他身边强大起来,怕形成对他的威胁。于是想出兵援备,但又拿了袁术的东西,不好出面,他请纪灵、刘备前来饮宴,提出为两家和解。而且是“从天所决”,他令人在辕门外一百五十步远远插定画戟,对二人说: “吾若射一箭中戟小枝,你两家罢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营,安排厮杀。有不从吾言者,并力拒之。”(第十六回)结果一箭射中,纪灵只好罢兵。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吕布不能和刘备联合起来,向强大的袁术集团积极进攻,以扩张势力,而是对袁术采取妥协态度,这是缺乏战略目标的失误之处,但从满足眼前的角度考虑,吕布的辕门射戟抑制了袁术集团的扩张,而在表面上又没有得罪袁术,这确是高明的手段。之所以称之高明,因为人们无法对吕布提出稍微高些的要求。
吕布在与袁术的结亲一事上充分暴露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袁术欲图刘备,采用“疏不间亲”计,托媒欲娶吕布之女为儿媳,时袁术得到传国玉玺,称帝呼声很高,吕布与妻女商议,答应婚事,又怕诸侯知之嫉妒,决定连夜派人送女前往。陈琏替刘备着想,告诉吕布说,送女至袁术处后,袁术将进攻刘备的小沛,如不救刘备,小沛失则徐州危;如救刘备,则有女在袁术处为质。同时袁术称帝造反,与之结亲者将为反贼亲属,天下共愤之。吕布闻言大惊,急令将女追回,并将媒人监禁。
曹操攻张绣时,怕吕布在后方作乱,遂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布高兴之下,将袁术派来的媒人送至曹操处谢恩,被曹操斩之。袁术气恨不过,派二十万大军分七路进攻徐州,布又准备将建议他拒婚的陈琏、陈登斩首,献与袁术谢罪。当他知陈登有计可退袁术时,遂免其无罪,用其计打败了袁术。后来,曹操在下邳城聚兵围歼吕布,布又派人前去与袁术联姻,企图让袁术出兵解围,袁术提出先送女、后出兵的要求,布将女以甲包裹,负于背上,准备亲自突围送出,结果未能成功,袁术也终未发兵。吕布从军事联盟的角度着眼考虑儿女亲事,这未尝不可,问题在于他没有长远的政治目标,考虑问题常着眼于眼前的利害,由于眼前现实情况的复杂多变,不同的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利害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吕布既能找到结亲的理由,又能找到拒亲的理由。吕布的鼠目看不透眼前利害的帷幕,于是他一会儿要结亲,一会儿要拒亲,反复不定。而当他背上女儿突围送人时,已是裸地将自己的独生女作为交易的手段,使女儿身价大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