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征服人心的三个步骤(2/2)
    可以看到,刘备这种征服人心的独特方式有三个步骤: 第一,深化感情,造成私人感情的浓烈气氛;第二,若无其事地提议对方去做伤害刘备的事情,这时候,实际上是把对方引入充当不义角色的精神境地,使对方良心触痛,内心不得安宁,形成情感反差;第三,由于对方情感反差的幅度过大,心理无法承受,为了解脱,对方就做出决不伤害刘备的保证。在三个步骤中,刘备只做前两步,重点安排第一步,第二步只轻轻一点,第三步由对方完成。

    与这种征服人心的独特方式相类似的,是刘备在失败时善于安抚众将,消除部下的怨情,鼓动部下悲愤之士气。曹操与袁绍官渡、仓亭之战方结束时,刘备领数万人进攻曹操的许都,曹出奇兵击败刘备,刘备领残兵千人狼狈逃至汉江沿岸,聚饮间,刘备感叹说: “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第三十一回)诸将掩面而哭。刘备手下有第一流的将才,但却一再地打败仗,无以建功立业,他惟恐大家对他这个领导人产生怨恨情绪,离他而去,于是说了这番话。首先,他充分肯定了部下的才能,其次,他把失败的责任归及自己,甚至不提及客观原因,指出是他连累了大家,最后他让大家离开他去投“明主”,以达到获取功名的目的。使众将感动的是,领导人在失败后仍未看轻他们的才能,并且把责任全部承担,尤其是,领导人能在失败后的隐痛中仍然考虑众将建立功名之事。而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这样的领导人还不是“明主”吗?这样的“明主”哪里去找?于是,众将为能跟随这样的明主而幸庆,为有这样的失败而不平,为自己的领导人受到这样的委屈而悲愤,一种难以言状的感情喷发于心,无法表达,大家掩面而哭,此时可谓众人一心,同仇敌忾。

    如果认为刘备把失败的责任归于自己,实在是一种误会,因为刘备仅说到是自己“命窘”的缘故,责任并不在自己本身。实际上,在刘备的话中,众将没有责任,刘备没有责任——谁也没有责任。既然谁也没有责任,如何能让领导人独自蒙受委屈呢?于是大家哭了一阵后,关羽劝刘备道: “兄言差矣……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孔乾也上前劝说。至此,情况完全颠倒了过来,打了败仗后不是领导人安慰众将,反倒是众将安慰领导人,这正体现刘备领导方法的高超之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