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思想体系属于儒家,他在领导观上以仁治为本。他在政治、军事、情感、生活等各方面广施仁义,这样做的结果,一是使自己的政治集团具有明确的目标定向,二是保证了自己政治集团的稳定性,三是使自己在下层社会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儒家的仁政思想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刘备以此作为领导集团军事目标的定向标准,就使自己的军事行动不像吕布、袁术集团那样,以眼前一时的物质利益为转移,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取舍,从而保证了自己良好的政治声誉。
同时,刘备在领导观上以仁治为本,这就把集团内部的感情联络摆在了首位,保证了集团内部的关系和谐。刘备和关、张一相识,就结为异姓兄弟,使他们的关系蒙上了浓厚的手足亲彩,生活上与关、张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刘备在某些场合就座时,关、张则终日侍立不倦。与关羽有至厚私交的张辽曾问关羽:“兄与玄德交,比弟与兄交如何?”关羽回答说: “我与兄,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第二十六回)刘、关、张三人的关系,确是集儒家倡导的朋友、兄弟及君臣间的信、悌、忠三层关系于一体的,这种关系的多重性、密切性、无间性及恒久性是不多见的。由于刘、关、张三人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因而他们间的密切关系保证了刘备集团的持久稳定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