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三国后期人物杂谈(2/2)

    前面说过诸葛亮丞相根本就不放心把蜀国的军政大权交给杨仪,因为诸葛丞相心里非常明白杨仪同志负责某个方面的事情还行,如果总揽大局以他的个人修为胸襟还是差了很多。所以在死前秘密向后主刘阿斗推荐蒋琬做他的接班人。说道如果他不幸去世,让蒋琬代替他的位置。后主非常听诸葛亮的话,蒋琬从尚书令,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一直到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交接工作顺利完成。而给杨仪一个中军师的虚衔无兵无权。老杨心里当然不爽了,本来想着自己资历深功劳大,跟着诸葛丞相南征北战的建功无数,想当然的自己应该是一把手。但没想到只捞了个空衔。心里那个别扭想不通呀~!整天乱骂,到处跟人说蒋琬是什么玩意呀~!老子跟诸葛亮出生入死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呢~!这时候诸葛丞相秘密安排的超级大卧底费祎又出场了,他来找杨仪,又演了一出无间道。这时候费祎的官阶是后军师,与杨仪的职务差不多。人家费祎那是什么人呀~!超级特工加王牌大卧底再加超超级间谍克格勃再再加无敌大酒缸得干活~!套情报技术大大地一流,两杯小酒下肚,杨仪就把心窝里的话说给他听了。老杨酒后吐真言说:“早知道不如投降司马懿算了,也会比现在的位置高。”瞬间这话就传到后主刘阿斗的耳朵里。于是立刻展开了一场批判杨仪同志反革命罪行的斗争大会。杨仪乌纱帽没了,被贬为平民,下放到成都外的一个小县进行劳动改造。可是杨仪心里不服呀不接受教训。继续不停的越级上访,后主怒了派人来抓他,杨仪没等到人来抓他就先自杀了。不过杨仪还算是幸运的,至少家里人没有受牵连。

    蜀国的内政方面在诸葛丞相精心调治下相对于魏国,吴国还是相当清明的。诸葛亮的阳光工程为蜀国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除了蒋琬,董允,费祎等人外,还有邓芝,宗预,来敏,刘敏(蒋琬的表弟)等人才。

    杨仪,魏延这两对活宝死后。蜀国新一代的领导层浮出水面,诸葛亮阳光工程培育出的精华。这就是以蒋琬同志为中心,吴懿,王平统军的新班子。这三个人在当时来说可谓是最佳搭档。蒋琬主持政务总揽大局,吴懿是皇亲国戚后主刘阿斗的舅舅镇守汉中,王平为副将协助。这三人组合做的还不错,应该说是相当的不错。三国志上对这个时期蒋琬的表现评价是:“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使蜀国安然度过危机,局面逐步稳定下来。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还是蜀国政坛比较清明,相对稳定。吴国在孙权死后皇族内部争斗不断。魏国最后更是被司马家族篡位。所以重点讲一下蜀国。吴国,魏国顺带讲一下。

    蒋琬是湖南人,是当地有名的人才。最初在刘表手下任职,刘表死后他的儿子刘琮即位要投降曹操。蒋琬不乐意就投奔了刘备。但是刘备开始并没有在意这个低级官吏,就给了他个小县令当。在成都西南十六公里的广都县。蒋琬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重视感到委屈。于是就效仿起庞统了,整天喝酒睡觉。后来刘备外出巡游之广都县发现后大怒,要杀蒋琬。这时候蒋琬的明灯,诸葛丞相说话了,他对刘备说,蒋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是可以托付一个国家的人才。但刘备好像对蒋琬不太感兴趣,又给他换了个县继续当县令。调到距成都西北50公里什邡,就是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李冰去世的地方。直到刘备称汉中王后才被调到中央当了个小秘。我严重怀疑刘备可能是故意折腾蒋琬的。像刘备这样的枭雄不可能对蒋琬这一级别的人才视而不见的。刘备目的可能是要磨练一下蒋琬,去去他身上持才自视甚高的傲气,。后来蒋琬目中无人,自视甚高的疏狂性格收敛了很多。自身的修养也提高了不少。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开始重点培养他了。先到丞相府当人事一把手,后来就接手诸葛亮以前的工作后勤供给。蒋琬做的非常不错,诸葛亮很满意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对其评价是:背亲舍德(就是六亲不认,不怕得罪人)。

    蒋琬执政后应该说是非常的勤政忠于国家,个人修养很高,胸襟很大。比如主管农业的杨敏说他做事糊涂,不如诸葛丞相,他也只是一笑置之。还给别人解释说自己确实不如诸葛丞相。蒋琬执政13年,只有前五年待在成都,其后八年直到他死后一直在汉中绵阳镇守边疆。蒋琬还是有点战略眼光的他看出涪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绵阳是个很重要的战略要地。即使是现在绵阳也是四川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我国彩电业的龙头长虹集团就在绵阳。但是毕竟他和诸葛丞相相比还有有很大的差距。绵阳虽然重要但是汉中才是蜀国的根本。蒋琬在绵阳驻扎了十万重兵,而汉中只有三万人。而且绵阳距离汉中比较远不利于相互支援。

    就在此时224年魏国的大将军曹爽欲立威名于天下,采用邓飏等人的建议,与大将夏侯玄一同举兵16万人伐蜀进攻汉中。此时汉中的主将,爱兵如子的皇亲国戚,后主刘阿斗的舅舅行车骑将军吴懿已经病死在任上。汉中由文盲将军王平接任太守之职。

    王平,字子均,魏国降将,巴西人(也可能是徐州沛人)。王平最初为曹操帐下一员战将,通晓汉中地理,在汉中之战时被任命为徐晃的副将,因受徐晃排挤而投降于刘备。官至: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安汉侯。其识字不满十,与士卒同甘共苦,而生性谨严,训练苛刻,很少说话。三国志中陈寿评价:“王平忠勇而严整”。蜀国后期,原有的著名将领先后去世。当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王平在北,这三员蜀将名声都很大。王平还是蜀国三大精锐部队之一。诸葛丞相由南中少数民族组建的无当飞军第一任指挥官。

    魏国大将军曹爽率十六万大军,与大将夏侯玄一起从骆口直逼汉中。而汉中蜀军不足三万。汉中大震,绝大多数将领认为应该放弃所有关隘退到汉中,乐城死守。王平力排众议,认为“汉中距此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提出分兵据兴势。在汉中以北各据点逐级防守。当时只有蒋琬的表弟刘敏坚决支持他。刘敏,左护军、扬威将军。湖南泉陵人。与其表兄蒋琬都是当地的名人。于是这两个人虚虚实实,刘敏分兵居兴势山,多张旗帜,弥亘百余里。故部疑阵。王平在后接应。一直坚持到蒋琬从绵阳发来的援军。曹爽这次不爽了~!被这两个人搞的蒙头转向,不知所措。这时费祎也从成都带兵赶来。截了曹爽的后路。曹爽大军损伤颇重。

    蒋琬执政13年中唯一的一次军事作战行动。就是这次的汉中保卫战中,蜀国三大丞相一起出马。但是亮点却是文盲将军王平和蒋琬的表弟刘敏。王平和刘敏在兴势山之战基本上就把曹爽搞定了。蒋琬执政当中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魏国。除了这次汉中保卫战。而这期间,蜀国的同盟吴国却对魏国三次战役。其中两次规模较大,但是蜀国却一点配合也没有。结果吴国对魏国的进攻都以失败告终。气的吴国大将朱然,步骘大骂蒋琬说蜀国不够意思。两人分别上书孙权,大说特说蒋琬的坏话,说蒋琬有私通魏国的嫌疑出卖吴国。也难怪他们发牢骚,以前诸葛丞相在时每次都是蜀国主动联系吴国对魏国作战。合着蒋琬呢~!作壁上观在着看热闹啊。但是孙权却对蒋琬好像格外有好感,安抚大家说,不会的我对蜀国不错呀~!他们应该不会的。最有意思的是孙权当着众位大臣的面说的一句话:“朕为诸君破家保之”。意思是我用俺老孙全家人的性命来保蒋琬不会私通魏国出卖吴国的。呵呵~!古往今来众多帝王中孙权可是第一个用君主全家的性命来保全别国大臣的清白。古今中外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孙权有时候也蛮可爱的,真是个可人呀~!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