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再写三国 (八) 一十八路诸侯伐董卓(下)
    作者:holybull

    一十八路诸侯伐董卓(下)

    关于曹操逃出洛阳的一段,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那就是曹操因为疑心太重,杀了他父亲的老友吕伯奢一家,最后丢下了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扬长而去。

    这个故事因为曹操后来的逐鹿中原,而广泛流传。“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也成了历代枭雄的座右铭。其实故事本身的可信度,很值得怀疑。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曹操自己会标榜这么一件不算光彩的经历。《演义》中写到的陈宫抓放曹,更是漏洞百出。所以我们把它看成是后人的杜撰,似乎更合适。不过,这个杜撰无疑是成功的,他不但看似入情入理,而且很好的把握住了曹操的心态,让曹操奸雄的形象一举深入人心。

    回来继续谈伐董卓的事情。曹操在乡里招募了一些人马之后,随张邈他们加入了反董卓联盟。看着联盟的迟迟没有动作,曹操很不满意。在进言失败之后,曹操决定独自追击董卓西撤的队伍。

    为什么曹操会对反董卓这么热心,甚至不顾自己的实力微弱,而轻举妄动?对董卓命不久已的判断很有可能是一个诱因。曹操无疑意识到了朝野之间的暗流涌动,他也坚信关东诸雄的动作会引发朝廷中的一系列变故。袁绍他们进不敢,退不愿的心态,也极大的伤害了他对联盟的信任。以曹操的高傲性格来说,他积极的尝试着在这一微妙的平衡间,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己的名望地位成了十分自然的选择。不然,他就有可能永远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

    追击董卓行动的结果,显然是失败的,曹操不但输光了他当时的所有本钱,还连带上张邈的一队兵士。但他敢作敢为的牌子算是竖起来了。曹操败回酸枣后的一翻表现,很说明他的收获。他指着袁绍他们的鼻子,狠狠的骂了一通。同时,还抛出了一篇如何对付董卓的高谈阔论。这在他刚刚带着私兵来到时,绝对是想都不敢想的。可现在,却没有一个人有胆子站出来义正严辞的反驳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曹操这次不大的失败,为他所带来的政治帮助,正是不可估量。

    袁绍等人,没有接受曹操的建议,依旧对董卓按兵不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开始内讧了,开始对自己人有所行动了。刘岱因为军粮供给的问题,和乔瑁反睦成仇。他表达的方式很直接,带着兵就冲进乔瑁的中军帐,把他砍了个面目全非。自此,袁绍的联盟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在这之前,曹操已经走了,回扬州再次招募他的私兵,弥补这次的损失。幸好,那时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流民浪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